第十一章 欲荣其名借《四书》第2/2段
说起来,这样的书籍,顾言还真看过一本!这本不是别的,正是那本最出名的《四书章句集注》。那是当年一个和顾言交情不错的研究生学长向导师借来的论文材料。当初友情帮学长整理资料的时候,这本书,顾言还真看了!如今以前的记忆越发清晰,说不定,还真的能记起来。顾言眼神发亮,使劲的回想起来。
结果虽然不算圆满,但也令顾言颇为满意。大学、中庸两卷基本上能够记得差不多,间或有几句缺漏。毕竟这两卷又不长,而且当初的论文本就是侧重这两卷的。而论语、孟子就不行了,记得起来的不到四分之一,多是以前顾言喜欢的名句。如果记忆能够把顾言所有看过的书一字不漏的记起来就好了。顾言有些贪心不足的想到。但他心底也知道,这已经算是不错了。毕竟当初看《四书章句集注》的时候,顾言也真的没有太认真的去看,若是正常情况,想必现在顾言已经几乎全忘了。这已经算意外之喜了。顾言还真想哈哈大笑几声。
《四书章句集注》之所以叫集注,就是由于其中援引了不少其他人的注解,加上了朱熹自己的看法。其中最重要的,在文学史上显著提高了大学、中庸两篇地位的大学中庸两篇已经基本记到了顾言的脑海里,而剩下的论语和孟子,收集大部分的资料,然后在加几句见解,虽然有难度,但是也是可以的。再不济……如今不是还有靠山么?想起王安石说的可以随时去请教……顾言不由暗笑。
虽然对于王安石执拗的个性很无语,但是对于王安石的人品却是很放心。至于变法失败后的对王安石进行的诸如‘扒灰’这样的丑闻,顾言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反正他是不相信一个生活简朴,一生都不曾纳妾的王安石会做出扒灰这样的丑事的。相反,对于王安石由于自己儿子儿媳不合,能够将儿媳当做自己的女儿,好好出嫁,这样的胸襟气魄,在古代的确很难得。若说王安石贪恋美色,才有这样的丑事,不纳妾是为了求名的话……在古代,纳妾的名声损失大还是和儿媳有不正当关系的名声损失大。稍微有些智商的人都会明白。何况王安石。只是变法一事,是真的对其声誉损害极大。有这前车之鉴,顾言以后还得多加小心才是。
顾言想着想着,也就慢慢的睡着了。而同时,由于今天发生的这一些事情,顾家却并不如顾言这里一样平静。
顾言的二伯顾绩正面色不善的坐在椅子上。堂下跪着的是一脸不服气的顾谏。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