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兰陵美酒郁金香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对,不仅要评,而且要评的精彩,普通的评语可不行,你们得吟诗作赋,或者弹瑟唱曲才行!”

  有人一起哄,众人纷纷附和。

  三人面面相觑,江游与吴峡一脸难色,连连给苏仪使眼色,好似在说“你上,你上”。

  苏仪无奈,只得说:“那在下就作《客中行》一首,以助各位雅兴。”

  “好!”韩修竹带头鼓掌,场内彩声如雷。

  随后,苏仪低下头来,轻轻摇晃掌心大小的青瓷碗,见到淡金色的酒液在烛光映照下显得略有些昏黄,摇晃出蜂蜜色的细碎光芒;之后又想起自己远在他乡为异客,却受到了如此热情的款待,心中略有所感。

  半晌后,苏仪才开口吟道:

  兰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处是他乡。

  话音落下,竟然十里飘香!

  屋内的酒香瞬间冲出房门,好似奔涌的江河一般,瞬间弥漫了州城内的每一条街巷、每一处人家。

  许多人闻到此香味,精神为之抖擞,更有许多人深深沉醉在这香味之中,久久回味。

  “这、这竟然是兰陵香的味道?没想到我隔了三四十年,竟然还能闻到这怀念的酒香……”

  许多老人心中感慨,眼眶微红。

  建盐楼中,香味满堂,在场的学子们贪婪地呼吸着,神色如痴如醉,也不知是酒醉,还是为此诗之美而醉。

  宁采泉颔首微笑,连声感叹。

  “原本苏弥天开口说出《客中行》诗题时,我还以为他要作诗来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离别之愁,但未曾料到,苏弥天竟然如此潇洒飘逸,这首诗,一扫身处外地他乡的悲苦情绪,情思愉悦,真当出人意料。”

  “嗯,前两句之美,丝毫不逊色于《自遣》的‘葡萄美酒夜光杯’,而后两句,又与‘醉卧沙场君莫笑’各有千秋;《自遣》的后两句,豪情壮志、激怀凌云,而此诗的后两句,却是放荡不羁、本色深情,实在是耐人寻味。”

  韩修竹拍了拍手,说完,闭眼低吟,沉醉其中。

  “此诗几欲美杀我。”保佳也附和道。

  苏仪轻抿一口酒,略带微笑,此诗乃是诗仙李白、在迁居到他乡时所著名篇,以赞美美酒、感怀主人的热情,来侧面表达了他乐在他乡、流连忘返的不羁之豪情,素为后世所称赞,此刻出现在这场酒会中,丝毫不显得突兀。

  又听江游扼腕感叹。

  “唉,我离了故乡,原本心情有些低落,但今日见到苏十筹的此诗,方才知道我的这点悲愁,实在是上不得台面,‘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大家作为主人来热情招待我们三人,我们又怎能还沉浸在悲伤中无法自拔呢?昨日见苏十筹《前路行》的上进心,今日又见《客中行》之洒脱豪情,不得不感叹我自己差了苏十筹何止些许。”

  “噢?《前路行》又是何诗?”韩修竹问。

  “是苏十筹在启程时,与素水县故人的道别诗,我念给众位听……”

  随后江游将苏仪临行前所作的《前路行》吟了出来,顺带还描述了高山坠石的神奇异象。

  众人一听,纷纷鼓掌叫好。

  “‘蝮蛇一螫手,壮士即断腕。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好,好!此勇此志,真当令人发聋振聩,耳际轰鸣。”有人拍案而起。

  “苏弥天总能给人如此多的惊喜,《前路行》与《客中行》,有此二首大作在,世人还需要谈什么离愁?我断定,这两首诗,必将传唱千秋。”宁采泉对苏仪竖起大拇指。

  “还用得着你断定,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了。”韩修竹丢了一个白眼。

  众人哄堂大笑,苏仪不禁莞尔。

  有了两首诗助兴,众人的兴致再抬一斗,许多人纵情高歌,敞怀阔论,到了夜里十点多才散会。

  两斋学子们互相辞行,苏仪在吴峡的陪同下,往枢密院赶去。

  在另一辆驶向西城的马车中,韩家堂兄弟静坐其中,韩修竹闭眼回味宴会上的所见所闻,心中越发钦佩苏仪,但韩双的脸色却是很阴沉。

  后者在宴会中一言不发,因为心中早已将苏仪列为敌人,后者越是风光,他的心中就更是憎恨。

  韩修竹睁眼看到韩双的脸色,瞳眸微眯。

 &em!此勇此志,真当令人发聋振聩,耳际轰鸣。”有人拍案而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