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八章 各有谋算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党项族人在西夏建国以前以姓氏分为许多部落,有细封氏、费听氏、往利氏、颇超氏、野辞氏、房当氏、米擒氏、拓跋氏等八部,其中以拓跋氏最为强大。拓跋氏便是如今的大夏皇族,拓跋氏先是被大唐赐姓李,后来又被大宋赐姓赵,李元昊称帝后又改为嵬名,当如今又改回李姓。

  这党项八部的部族军是西夏建国的基础,但是大夏建立以后,李元昊为了削弱部族势力对其余七部却大肆分化拉拢。把各部落的部族军最精锐、最勇猛的战士的选入“铁鹞子”,剩余的勇士选入卫戍军和擒生军,给于官位和很高的待遇,以削弱各部落势力。

  细封应甸是细封部中有名的勇士之一,自从十几年前被从细封部挑选入擒生军,从一名普通兵士一步步累功至左厢神勇军司山前营的指挥使,参加过无数次对大宋的大小战役,还从未如此吃瘪过。

  细封应甸从刚才一轮的交锋中,看出静羌寨其实并没有什么战力。但却拒不缴纳贡献,还放箭将自己射伤,不由得怒火攻心,忍不住下令手下去砍伐树木,准备搭在静羌寨的护城河上,以作攻打寨墙的准备。

  其实,夏军很少攻打坚固的城寨。纵掠如飞,野战杀敌,才是他们的强项。

  细封应甸这队党项骑兵以前每每来大宋境内劫掠,都是掳掠那些来不仅躲进堡寨的百姓,抢夺那些来不及转移到堡寨中的粮食财物,这才是他们来宋境的主要任务。冒着损伤许多人手的危险,去攻打坚固的堡寨,其实并不划算。

  只是今日细封应甸有些出离的愤怒,忍不住便要给静羌寨的人们一些好看。今日本来他们探知这天台山下有个新立的寨子,觉得新立的寨子必定战力不强,他们不知道党项骑兵的厉害,说不定会有些疏于防备,如果能能突然袭击,说不定能直接突入寨内。倒是满寨的财货和人口就是他们的了,着实是一个发财的好机会。

  可是细封应甸带领自己这山前营兴冲冲的来发财时,先是在窟野河西岸静羌寨的探子扔出的能发出巨大声响和爆炸的奇怪武器弄伤了许多战马和骑兵,到了这寨墙下连自己都被寨墙上的冷箭射伤,便忍不住大怒。

  不过细封应甸虽然在怒火中,但毕竟久经战阵,战场经验丰富,知道白天攻打寨墙自己手下必定有许多损折,是以心下定计晚上再攻打。虽然他判断出寨墙上的士卒战力不高,但知道若要白天攻打寨墙的话怕是难以成功。毕竟,寨墙高大坚固,防守方还是占据很大优势的。

  而到了晚上,守军的很多优势便被夜色抵消了。如今正值月底,月色昏暗之时,黑暗中看不清虚实,箭支也没有准头,不利用防守。而且这些静羌寨的士卒都是没有多少战阵经验的生手,夜晚更是难以指挥,更容易出现防守漏洞。再一个,夜晚各种命令传达也是一个问题,特别是在新军之中。

  细封应甸派了一大半的手下去四处砍伐树木,既用来搭在护城河上做过的木桥用,又有一部分用来制作云梯,用来攀爬寨墙。

  又派剩下的一小半手下搭建帐篷,埋锅做饭。至于营盘,细封应甸觉得完全没有必要修了,他根本不相信这静羌寨的士卒敢开门出来。宋军若是敢开门出来偷袭,那正是自入死地。野战,这些宋军还不够看的。

  粮食是现成的,静羌寨的麦田里有许多。麦穗上搓下来的麦粒,混合肉干煮熟,这便是今晚自己这队骑兵的晚饭了。麦粒虽然难煮,但只要多费上些工夫,煮的开了花,还是味道不错的。

  细封应甸看着眼前的这些麦田,这些都是他的了,他自然而然的想到。这静羌寨是新立的寨子,没想到第一年的收成就有这么多。细封应甸心想:这粮食还要那些宋人帮自己收割,看来破寨后这寨子里的人也不能全杀了。

  嗯,等到让他们帮自己把这些粮食和寨子的财物,再把他们都杀了!

  本来这些人做奴隶也是一份财产,但是今日细封应甸着实有些怒了,已经决定要大开杀戒了!

  夕阳西下,忙忙碌碌的党项骑兵都停下了手头的活桥用,又有一部分用来制作云梯,用来攀爬寨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