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孤帆一去不复返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上午八点半,潮水亦已涨到了海堤,同时也是到了渔民出海的吉时吉点,六名渔民也就开始登船了。六名渔民一开始登船,来为渔民送行的、正被冻得瑟瑟发抖挤在一起的那二十多名渔民的家人们,就也忽然情如潮水一样地激动起来了,遂皆纷纷奔向了他们的亲人,一个个相互嘱咐、拥别,挥手、泪水涌出……

  按理,渔民们出海一趟,一般而言也就十来天半个月左右,大不了二十来天就会回港,就会返回港口卸下捕捞的鱼虾和补给淡水食物再次出港,不应该如此激动,不应该如此感伤流泪。然而事实上,此时的渔民出海,却已非同寻常非比早先了。这是因为,自甲午海战我国战败以后,我国的海域和沿海也就几乎没有什么国防力量的保护了,日寇以及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在这一带海域横行霸道、横冲直闯、伤害我国渔船渔民的事已是常常发生,屡见不鲜;尤其是日本的海盗和浪人,更是穷凶极恶更加猖狂,他们不仅常常骚扰沿海居民,打家劫舍,杀人放火,他们并还常常在这一海域打劫我国出海渔民的渔船,劫夺我国出海渔民的财物和渔船,抓走出海打鱼的渔民,简直是无恶不作。

  这些日本的海盗和浪人把渔民抓去后,又多半是将这些渔民如同牲口一样地卖到他们日本人开的厂矿里去当苦力,或卖到他们日本人的船上去做劳工和水手,卖到他们日本农场里去做奴隶……从此这些渔民也就杳无音讯,几乎再无回家的可能了。

  然而尽管如此,尽管自甲午海战以来我国渔民出海如此危险重重并且还又如暗礁一样难避难防,这些渔民也还是在一年又一年地、一次又一次地在铤而走险,在继续出海。况且,这次这六名渔民出海,还又是在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相搏的革命斗争的失败之后、又是在时隔大半年没有出海、如今却又不得不出海的情况下才来出海;这六名渔民,这二十多名为渔民送行的家人们,他们在面临如此凶险难测的分别之时,他们又如何能不情绪纠结、担心害怕、难分难舍、热泪涌出呢?

  其实说起来,在这次出海的这六名渔民中,他们却还几乎都非职业渔民,其实其中也就只有刘拜天才是真正的职业渔民,其它五人却还皆为半农半渔的农民。这五位来自长堤乡葛家墩村的农民之所以会来到海边跟随刘拜天一起出海打渔,这一来呢,是船老大刘拜天就是这五位农民中的林长生的大舅哥,刘拜天是出于亲情才跟林长生等这五人走到一起的。这其二呢,林长生以及李世和、王世林、王世贵、朱兴南他们五人,也是五家,却还都是租种的芦长地区最大的大地主、白甸乡乡长吴敬堂家的土地,也就是吴敬堂家的佃农;而吴敬堂却又一向心狠手辣、诡计多端,租税又多又重且花样翻新,他家的佃农仅凭租种他家的土地根本就维持不了最基本的生活,林长生他们才不得不来此跟着刘拜天铤而走险。

  而且这五人的家也不是住在海边,他们六人中也就只有刘拜天的家住在海边,其它五人居住的长堤乡葛家墩村,距此却有三十多里。平常,这五位半农半渔的农民也就只是在农闲季节才会来到这里跟随刘拜天出海打渔,其他时间却都是在家乡务农种地。当然话说回来,即便是住在海边,即便是住在海边世代以打鱼为业的职业渔民,现在还愿意出海、还敢出海打鱼的渔民,却也已经寥寥无几了。他们也无不都在想方设法另谋职业另谋生路,他们也都是迫于生计别无选择才出海捕鱼。

  芦长地区地处陆口县和雉皋县的两县交界之处,其地域是在包括长堤乡、芦湾乡、白甸乡、河口乡、芦津乡、三墩乡、盐灶乡这七个乡在内的一片低洼平原上。这片平原虽然也是淮水冲击泥沙形成,土地还算肥沃,但却由于地势低洼,交通闭塞,几乎没有水利排灌设施,收成也就简直全靠老天赐予;加之这片土地地处海边,常有台风暴雨来袭,自然灾害频发,故而十年倒有九年受灾。尤其是今年夏秋之交时,这一地区又遭到了一次严重的台风袭击。台风袭击的同时,随之而来的又还有严重的水灾,这也就导致了这一年这一地区的粮食棉花都遭受了严重的减产,其中不少农户几乎绝收。可是这年秋收之后,芦长地区最大的两个大地主、也就是白甸乡四河村的吴敬堂和长堤乡冯庄村的冯冠西,却还不仅不肯减少租税和让农民缓交租税,尤其是吴敬堂,并还利用他乡长的权力,来我国渔民出海如此危险重重并且还又如暗礁一样难避难防,这些渔民也还是在一年又一年地、一次又一次地在铤而走险,在继续出海。况且,这次这六名渔民出海,还又是在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相搏的革命斗争的失败之后、又是在时隔大半年没有出海、如今却又不得不出海的情况下才来出海;这六名渔民,这二十多名为渔民送行的家人们,他们在面临如此凶险难测的分别之时,他们又如何能不情绪纠结、担心害怕、难分难舍、热泪涌出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