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英雄际会风云起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当然,这次雉皋暴动声势浩大,如此声势浩大的工人武装和农民革命军的集结,被敌人发现和知道也是迟早的事,所以,到了五月一号的中午十二点,如果我军的声东击西的佯攻之计能够取得成功,能将雉皋县城的胡文轩的一部分部队调虎离山调往歇马镇,当然更好;即便不能诱敌离开县城,吴寅漱和楚天泽领导的这次工人起义军和农民起义军的联合武装暴动,也还是会在中午十二点准时打响,也还是会在雉皋县县城的城里城外同时对雉皋县县城的国民党政府发起进攻。届时,如能一举夺下雉皋县县城,起义军就在雉皋县县城建立我省的第一个工农民主政府,建立雉皋县革命根据地。

  4月25日,谭子游和顾仲启就带着省委的决定来到了雉皋县县城,并于第二天就在雉皋县县城的三寺街的三仕路27号的于邵敏家的二楼上,主持召开了起义前的这次战前军事会议。参加这次战前军事会议的除了谭子游和顾仲启外,也还有吴寅漱、楚天泽、黄运潮、严运淮、沈逸群、苏德轩、丁溪桥、任鹤年、陆一焜、胡石庵等。在这次战前军事会议上,谭子游首先宣读了省委对这次武装暴动的决定和指示,然后又宣布了省委对这次武装暴动指挥成员的任命决定。省委决定:任命谭子游为5.1暴动的战役的总指导,任命顾仲启为这次武装暴动的副总指导,任命吴寅漱为这次暴动的总指挥,任命楚天泽为指挥这次暴动的副总指挥兼前敌总指挥。同时任命吴寅漱为负责在雉皋县县城城里指挥这次起义军暴动的前敌总指挥,任命黄运潮和严运淮、苏德轩为雉皋县县城暴动的前敌副总指挥,任命任鹤年为供给部部长。同时又任命楚天泽为芦长地区农民革命军的前敌总指挥,负责指挥雉皋城外的攻城作战,任命沈逸群和丁溪桥、陆一焜为芦长地区农民革命军的前敌副总指挥,丁溪桥兼农民革命军的供给部部长。胡石庵为佯攻歇马镇的总指挥。

  接着,谭子游、顾仲起、吴寅漱、楚天泽等这十二名暴动指挥员就又对这次武装暴动的各起义军部队的进军路线、集结地点、攻打目标和具体的作战步骤、作战方法,又进行了认真仔细的研究和反复的讨论,直到大家一一认可确定。会议一直开到第二天凌晨鸡鸣破晓方散。

  又由于这次5.1雉皋起义的总指挥吴寅漱和前敌副总指挥黄运潮前不久刚跟一个军火商谈成了一笔三十五支中正式长枪、和五支德国造二十响大镜面匣子的大单缺少资金枪还没能取回,而且楚天泽领导的芦长地区的农民革命军又在最近打下了吴敬堂和冯冠西这两个大土围子,又获得了一些金条银圆,故在这次会议结束时,楚天泽和沈逸群、丁溪桥、陆一焜、胡石庵五人也就向指挥部提出了由他们提供购买这批枪支的资金。并且约定了一定会在明天中午12点之前将资金送达。同时,又因为这次暴动难免不会有人受伤,这就需要准备一定数量的药品和医用器材,吴寅漱和楚天泽就又约定,由吴寅漱安排人先代为购买二百块银圆的药品和医用器材,届时,就由楚天泽安排前来送达购枪资金的同志取回。

  为此,楚天泽和吴寅漱并还约定,届时,他将会安排他们芦长地区的钱粮主任何济桓亲自带人前来,将八根大金条和二百块银圆送达雉皋县南街区篾竹街10号的暴动指挥部。届时何济桓一行,也就再从这里把吴寅漱帮他们代购的药品和医用器材取回。

  楚天泽和沈逸群、丁溪桥、陆一焜、胡石庵五人跟吴寅漱、黄运潮、严运淮,任鹤年、苏德轩商定这件事后,也就只在于邵敏家的床上勉强休息了不到一个小时,等到县城开了城门,五人也就急匆匆地返回陆口县长堤乡九溪村的芦长地区农民革命军的秘密指挥部去了。

  雉皋县县城距芦长地区根据地的秘密指挥部有八十多里,又都是弯弯曲曲的阡陌小道,楚天泽和沈逸群、丁溪桥、陆一焜、胡石庵一行五人又都是步行,结果他们回到芦长地区农民革命军的秘密指挥部时,就已经是4月27日下午的差不多三点钟了。

  楚天泽和沈逸群等五人回到芦长地区农民革命军指挥部后,也就立即就派通讯员通知了芦长地区各乡的农民革命军的负责人和农会主席、钱粮主任等人在长堤乡九溪村指挥部召开了战前紧急军事会议。在这次战前紧急军事会议上,楚天泽和沈逸群不仅向各乡农民革命军的指挥员们宣布了这次起义的决定和各乡农民革命军的集结时间,集结地点,行军路线,行军目的地,并对各起义军的作战任务也做了具体布置。这次军事会议也是开到这天后半夜的鸡鸣破晓才散。

  会议结束后,楚天泽和沈逸群、丁溪桥、陆一焜也就向何济桓下达了前往雉皋送达这八根金条和二百块银圆、然后再从雉皋取回药品和医用器材的任务。而且,他们所指的这八根大金条,却也包括楚天泽和沈逸群、丁溪桥、陆一焜及何济桓他们仍然以为藏在何济桓家的那三根大金条。

  楚天泽和沈逸群、陆一焜、丁溪桥在安排何济桓执行这一任务的同时,就也又安排了张松林和李炳均两名作战能力强、斗敌斗争经验丰富、又坚强可靠的农民革命军战士,跟随、也是保护着何济桓和他身上携带的金条银圆一同前往雉皋。

  何济桓接受任务后,便将五根大金条和二百块大洋跟干粮打在一个包裹里,并且全由他亲自斜背在腰间。然后,何济桓便和也是斜背着包裹、但包裹里却仅装着干粮的张松林和李炳均,在天刚蒙蒙亮时就出发了。

  又由于还有那三根大金条何济桓他们仍然以为还是藏在何济桓的家里,须到何济桓的家里去取,何济桓和张松林、李炳均一行三人上路之后,也就绕道先向芦津乡沙庄村的何济桓家去了。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