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王大娘提亲(下)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不过,小儿自幼甚有主见,还是待年关临近,让这对儿女见上一面,毕竟是婚姻大事。”包云天解释道。

  王大娘听闻不由得一喜,但故作不悦道:“自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大事还是要父母做主才好啊!”

  “大娘稍安勿躁,文正来年前往大名府考举,当下不可分心。”包云天解释,随机又笑着道:“待吕家三娘年关回来,大娘可带她前来府上,与我家文正见上一面。”

  “倘若二人真有姻缘,大娘可是功德无量,皆时定有茶水钱奉上。”包云天言罢,又接着道:“我包府多年未有喜事,茶水钱定然让大娘满意!”

  “那我这老婆子就先谢过员外了!”王大娘坐不住了,站起身来就给包云天行礼。

  王大娘寒暄之际,又侧面探问包员外是否有续弦之念,被包云天拿话题岔开。

  一直陪伴着包云天的涟漪刚刚去世,此刻的包云天自然无心于续弦。

  王大娘见天色不早,频繁的有下人前来禀报事务,于是起身告辞。

  王大娘脚步轻快的来到了吕家,将自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说服了包员外不再有年龄悬殊甚大的顾虑,又以包少爷来年考取举人为由,请吕家闺女归来之后,一同前往包府。

  吕金霹和张霞自然是喜笑颜开,连连道谢不已,又准备了农家略微丰盛的吃食,王大娘酒足饭饱之后,这才微醺的离开了吕家。

  晚间,包云天吩咐秀玉前往厨房,刻意准备了适合包文正的菜肴,于花园凉亭中落座。

  包文正自然觉得不妥,北风凛冽的时节,与花园的凉亭中享用吃食,虽然有周边炉火取暖,但是寒风从四面袭来,依然不禁瑟瑟发抖。

  包云天屏退了丫鬟,举起了火堆上的酒壶,为包文正斟满后道:“文正我儿,可知为父为何唤你与这凉亭中享用吃食。”

  包文正闻言,思索再三这才道:“父亲可是告知孩儿,温酒易凉,让孩儿用心拿下来年的考举?”

  “我儿说的不错,我包府虽外有你二叔占据灰狼山,内有虎贲村与酒楼无数,但是终归是上不得台面,不过是大名府下乡村中一乡绅而已。”包云天点头道。

  “如今的包家,依然是如水中的浮萍,因此为父不许你二叔下山,村中也尽力谋求个好名声,就是怕有过路的江湖人,手持刀剑要惩奸除恶。”包云天无奈的叹息道。

  “为父遣人害了涟漪的性命,就是怕我包家的秘密流传出去,那时候你我父子二人,朝夕间身首异处啊!”

  包云天说到此,饮了一碗温酒道:“今日有人上门,为我儿说了一门亲事,那女子乃是江湖中绣阁的弟子,想来也是才貌双全,不知我儿可愿否?”

  包文正闻言,仔细的一思索,不由得露出了笑容道:“父亲大人,不妨将话说完。”

  “那女子比你大一些!”包云天深知已经被文正看破了伎俩,笑骂着道:“孽子,用食!”

  包文正心中对于女子年龄略长,到也并没有抵触的心态,昔年在小翠之前也曾有侍女在侧,但是因侍女年龄与其相当,自幼饱读诗书的包文正,深觉得闲暇之余也无过多的言语可以消磨时光。

  因开蒙甚早,与经史子集之中渐渐视野开阔,此时就连于小翠交谈,也渐觉不耐,毕竟是困居于包府之中的丫鬟,平日所言尽皆是农妇的俚语。

  江湖中的女子,或许会有所不同,包文正内心中浮现出一种期待,与亲事无关,或许是对于江湖中别样生活的一种期许。

  通过江湖,增添几分阅历,对于为官也能有几分帮助吧。

  最近这两日通过与虎贲村农户的交谈,包文正深知百姓不易之处,每日日出而作,日暮而休,一年到头挣得糊口的粮食外,若能为妻小置办一身过年的新衣,已经是老天垂怜的好光景。

  倘若遇到大旱之年,农田颗粒无收之时,遣子外出自行寻食,将自家闺女卖入富贵人家为了一口吃食,也是不得已之下的光景。

  一家老小抱头痛哭,老泪纵横地父母,撕心裂肺的子女在肝肠寸断之后,自此少有重逢相聚之日。

  只愿来年得中举人,替圣天子牧边一城,治下百姓皆能有衣遮体,有粮可食,不受匪乱之害,也不枉多年苦读。

  包文正如此作想。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