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一地鸡毛第1/2段
时间忽忽悠悠地来到了天圣三年,已经五十七岁的刘娥活得依然很好,并没有去找先帝,也没有给某个人机会把“天圣”改成“大圣”。
但要说这一年公司的经营状况,那就是一个字,乱七八糟。
什么?您说我不识数?胡渣渣很傲娇地竖起三根手指,告诉你们五个字,一派胡言!
上回咱们说到,赵氏集团为了搞活经济,促进市场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地发展,改变了茶叶的统购统销模式,为大宋的经济建设解开了第一道枷锁。
那是一顿猛吹啊!就差说是开创人类的先河了。
结果,很快就被打脸了。有多快呢?一年不到。
统计部门经过调查发现,那些茶商是良心大大滴坏了。他们只肯收购好茶,对于次品茶叶根本不要,致使官办的东南十三茶场,堆积有未出售的茶叶达六百一十三万余斤。
六百多万斤的茶叶,您想想,这是个什么概念?而且茶叶这个东西,除了普洱等少数品种,基本上都讲究喝新茶。陈年的老酒很香,陈年的茶叶就不好处理了。虽然西夏、北辽的人不太讲究,但人家也不蠢,新茶旧茶还是能认出来的。价格上,自然就要大打折扣。
其实真要是把好茶的价格抬高,商人们依法纳税,官府的税收也未必会有多少消减。可你指望商人们不偷税漏税,还不如指望世界和平了呢?
造成赵氏集团盈利减少,还有另外一个不太重要,但高管们认为可以排在第二位的因素。原本直接向茶农征收的利税,因为茶农赚不到钱,也不好收了。蚊子腿再小,它也是肉不是?凭什么把公司的利益都让给那些黑心肠的商贩跟屁民?
这个所谓的贴射法,给公司造成多大的损失?这个锅,该由谁来背?
三司使李谘这个始作俑者当然要背,贴射法也不能再继续了。不然的话,公司的一大收入就要逐渐萎缩,甚至是要赔本了。
废了吧!
好不容易冒点小芽的市场经济体制,就这样枯萎了。仁宗一朝的政令之反复多变,由此也可见一斑。
搞掉了三司使这个财务主管,一只看不见的黑手,又把他的魔爪伸向了负责监察的御史中丞薛奎。
薛奎这个人在历史上基本没什么可说的,算不上什么主角,但人家的女儿厉害啊。大女儿、二女儿名不见经传,没什么好说的。第四个女儿嫁给了大名鼎鼎的欧阳修,三女儿和五女儿嫁给了王拱辰。
欧阳修大家都知道,后面有单章说他。
两个女儿都嫁给了王拱辰?好像不太正常吧?难道这位不怎么出名的王拱辰是帝舜,薛奎欲效帝尧嫁娥皇女英故事,把两个女儿一起嫁给了王拱辰?
早就告诉你们了,思想要健康一点,少看些倭瓜国的*****。我就从来不看,什么***、玛利亚什么的,我一个都不认识!
不是一起!是有先后顺序的。三女儿身体不好,没嫁过去几年就去世了。五女儿一看姐姐没了,留下个姐夫多孤单寂寞冷呀,我要嫁给姐夫!就这样,王拱辰名正言顺地娶了自己的小姨子,欧阳修从连襟弟弟,升级变成了连襟哥哥了。
虽然在后世,姐夫小姨子什么的,似乎不算太稀奇,但在当时,薛奎的做法实在是绝无仅有,惊掉了一地的下巴。
你老薛家的闺女就这么相中了王某人?王某人就那么得香?如果薛奎的三女儿没死,这就是标准的后世狗血剧的套路呀!
薛奎老大人的被贬谪,也是这样充满了戏剧性。
据说,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北辽自打跟赵宋和解了之后,就经常派人互相参加对方的趴体,比如新皇登基、老皇归天、新皇大婚什么的,互相送个份子钱,显得人多,也热闹点不是?
这一年正月,北辽派宣徽南院使萧从顺来参加刘太后的生日趴体。
这萧从顺也是个事儿妈。好好喝你的酒,吃你的菜,就算是圆满地完成了这次社交任务,不就得了。他不,两杯猫尿进肚,不知道自己是谁了,非要瞻仰一下刘太后的尊容,回去好跟一帮穷哥们吹几句。
人家的理由也很强大,南使到北辽,俺们家太后都亲自接见。怎么,你这赵宋的太后就金连襟哥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