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药食同源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其实这中医素有药食同源之说,表明医药与饮食属同一个起源。实际上饮食的出现比医药要早得多,因为人类为了生存、繁衍后代,就必须摄取食物,以维持身体代谢的需要。

  经过长期的生活实践,人们逐渐了解了哪些食物有益,可以进食;哪些有害,不宜进食。通过讲究饮食,使某些疾病得到医治,而逐渐形成了药膳食疗学。为了达到健康之道,除了须注意日常生活习惯之调整外,饮食的调整也可达到养生目的。

  中国千年来的生活体验,经历了《神农本草经》,《食疗本草》甚至《本草纲目》等,已经将食物及医药溶成一体,演化出药食同源的文化,中国医学发展过程中首重预防,而预防之道在于遵循自然治疗之原则。

  因此食疗须求其所宜,其所忌,且中医治病相当重视对证下药,所以在选择适当的中药进行食补前应先了解体质,才不至选择偏差太多,反而失去其意义。体质一般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寒热证体质,二是实虚证体质,三是燥湿证体质。

  热证体质会有紧张、兴奋、亢进、炎症、充血等症状,日常生活上比较有口渴喜欢冷饮,尿量少且呈黄赤颜色,便秘等表现,且精神容易呈现兴奋状态。

  而寒证体质则是弛缓,萎缩,衰退,无力,贫血等症状,日常生活上口比较不渴且喜欢热饮,尿量多呈颜色清淡,女性生理周期较慢等表现,精神上较没力的状态。

  实证体质的人中气十足,讲话有力,体力充沛,无汗且容易便秘;而虚证体质的人讲话时就较无力,体力虚弱,有自汗的现象,肠胃容易有下痢症状且脸色较苍白。

  燥性体质的人体内水分较不足,容易口渴,乾咳,便秘,女性则月经较少;湿性体质的人则是体内水分过多,容易有血压高,浮肿,腹鸣,痰多或下痢等症状表现。

  了解了这些体质还要知道药食的性质才能对症下药,因为体质分寒热、虚实,所以药食也分为几种性质,第一种是补泻性质。补泻的药食可以增强人的抵抗力,增加元气,适合虚弱体质者食用。而实证体质者服用则反易造成便秘,汗排不出,病毒积存於体内,引起高血压、发炎、中毒等不良症状。

  补泻药食则可协助将病毒由体内排出之作用,可改善实证体质者之便秘,充血,发炎等症状,而体质虚弱者则可能会因食用过多而造成下痢,身体更虚弱,降低对病毒之抵抗力。

  第二种是温凉性质,温性药食可以使身体产生热能,增加活力,改善其已衰退,萎缩,贫血之身体机能,若热性体质者食用则会产生兴奋过度或机能亢进,而造成失眠,红肿,充血,便秘之情形。

  而凉性药食则可使精神有镇静效果,身体有清凉及消炎之作用,可以改善已呈亢进之机能,炎症,兴奋性,充血性,消除不眠,肿胀,炎症等症状,若寒性体质者过度食用则会使冷症及贫血之症状更严重。

  日常食用蔬果中,温性食物如韭菜、葱、大蒜、辣椒、姜、胡椒等辛辣调味料、南瓜、大头菜、荔枝、番石榴、木瓜等。凉性食物如芹菜、菠菜、白菜、空心菜、番茄、萝卜、丝瓜、苦瓜、黄瓜、海带,西瓜等,平时可以选择适合之蔬果适量食用,但仍须注意就营养学观点而言,任何一种食物不宜过度或缺乏。”

  柳亦辰一边清理一边向徐姐讲述了一下他从小道士那里学到的药食同源的理论,当初小道士一边给他做药膳还为他普及了一下这些知识。小道士告诉过他这些东西很多都是老道士传授给他的,老道士学究天人他的所学不及老道士的十之一二。

  “柳老弟都说这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和那位小道士都是奇人,你在古玩领域已经创下不菲的成就。要是小道士将他这所易便秘;而虚证体质的人讲话时就较无力,体力虚弱,有自汗的现象,肠胃容易有下痢症状且脸色较苍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