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9 章 身为官员最喜欢的就是发大水开仓放粮了第2/4段
杨文俊大声的道:“恳请胡刺史开仓放粮,拯救荆州百姓的性命。”他的声音有些颤抖,不是惶恐,不是演戏,而是激动,这辈子都没有带着数千人跪下请命的遭遇啊,实在是太带劲了。
长街之上数千人齐声请命:“恳请胡刺史开仓放粮,拯救荆州百姓的性命。”
胡问静慢慢的看着四周的人,出于利益考虑,她应该怎么做?
“呜呜呜!”胡问静满脸悲伤的看着四周的百姓,大声的嚎哭着,泪水打湿了衣襟,梨花带雨老泪纵横涕泪交加捶胸顿足。
“荆州百姓好可怜啊,呜呜呜,我胡问静一定要拯救荆州的百姓,不让一个荆州百姓饿死冻死……来人,全荆州所有府县全部开仓放粮……施粥施药,请所有的大夫给灾民治病,不要让一个灾民冻着饿着病着……施粥的锅子若是掺了砂石,立刻杀了!若是竖立在粥上的筷子倒了就人头落地……”
一群荆州百姓欣喜的看着胡问静,在他们的恳求下胡刺史终于救人了,这是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啊。
杨文俊微笑着看着胡问静,一切都在他的计划之中,他的乡品将要嗖嗖嗖的往上涨了。
一群官员和门阀中人得意的看着胡问静,菜鸟!
胡问静的嚎哭陡然消失了,冷冷的看着长街上的百姓和官员们,平静的道:“然后,胡问静自然就会有了爱民如子的名声,在赈灾这一事件中自然会得到大量的名望,荆州百姓是不是拥护胡某不好说,反正汇报到了洛阳,天子定然喜悦无比,荆州刺史处理得当,当送玉珊瑚一件以示奖励……”
四周的百姓呆呆的看着胡问静,不明白胡刺史怎么忽然变脸了。
一群荆州官员和门阀中人惊愕的看着胡问静,难道胡问静果然是神经病,白送的名声都不要?
胡问静冷冷的看着杨文俊,道:“你脑子是不是有病?”
杨文俊和四周的人都是一怔。
胡问静厉声道:“你口口声声为了荆州苦难的百姓要求开仓放粮,可是你丫灾民都没看见,你跳来跳去跳个头啊!”
杨文俊微笑,就要说话辩解,但胡问静一连串的说了下去。
“你知道灾情有多大?”
“荆州大水?你脚下的江陵城是不是荆州境内?你丫哪只眼睛看到灾民和大水了?你抬头看看天空的太阳,雨水都没有!”
“荆州有26个郡国169个县,几个府县遇到了大水?受灾如何?是暴雨漫到了街道,是河岸决堤?是淹没了庄稼?是冲垮了房屋?是淹死了无数百姓?百姓家中的粮食还能不能吃?有多少百姓一无所有?”
杨文俊看胡问静,这些不是朝廷官员的事情吗?他当然不知道。
胡问静呵斥道:“你一无所知,却口口声声开仓放粮,你知道官仓有多少粮食?知道官仓的粮食够全城百姓吃多久?想过官仓的粮食若是都开仓放粮赈灾了,别人吃什么?你可想过这江陵城中的粮食没了,米价暴涨百倍,早晨一个竹篮子的铜钱可以买一麻袋大米,中午一麻袋的铜钱可以买一个竹篮子的大米,晚上有钱都买不到一粒米?”
那杨文俊抓住机会,大声的道:“朝廷自然会调集粮食到荆州!你开仓放粮不过是暂且借用而已,朝廷自然会给你补足!江陵的百姓岂会挨饿?”
胡问静冷笑:“朝廷的粮食从哪里来?你以为你喊几声开仓放粮就会从天上掉粮食?朝廷的粮食都是各地交上去的,都是地里种出来的,一亩地能够产出多少粮食,自己吃多少,纳粮多少?地方留多少,朝廷留多少?你口口声声朝廷、朝廷,好像荆州官府就不是朝廷似的,本官告诉你,朝廷的粮食就是从其他地方调拨过来的,江陵的粮食调拨到江夏,对江夏而言那就是朝廷的粮食!”
那杨文俊目瞪口呆,在他的心中确实把朝廷当做了一个独立存在的各地,仿佛有数之不尽的粮食钱财,从来没有想过朝廷的钱粮都是从各地汇聚而成的。
胡问静厉声道:“明明各地灾情未知,可能只要自救就能解决,你大嘴一张就是开仓放粮,你知道会有多少家里不缺粮食的人跑来吃赈灾粮?吃自己的要省着吃,吃别人的客气什么?”
“江陵城的粮食都被你开仓放粮了,江陵的百姓吃什么?吃土吗?”
胡问静这番自私自利的言语立刻激起了周围百姓的共鸣,救人当然是好事,但是没道理救人把自己给饿死了。
胡问静冷冷的盯着那杨文俊,厉声道:“看你模样也是读过书的,你究竟是不是白痴,竟然不知道粮食从哪里来?是了!本官猜错了,你不是白痴,你是没有良心!”
“你有钱,家里还有几十个大粮仓,屯着几万斤大米,几辈子都吃不完,米价是不是涨到了天上与你无关,可这些跪在你身后的百姓都要饿死了!”
胡问静指着一个百姓,厉声道:“你!说得就是你,你的工钱几何?若是米价上涨十倍,你全家还能吃饱吗?若是米价上涨百倍,你全家会饿死几个?”
那个百姓脸色惨白,米价上涨十倍!百倍!想想就浑身发抖。
“怎么?买不起,要饿死了?”胡问静冷笑着,猛然转身一脚踢在了杨文俊的脑袋上,将他踢倒在地,然后一脚踩在他的脸上,厉声道:“你身边的百姓都要因为你饿死了,你有没有良心?你为了刷名望,提高乡品,不顾其他人的死活大喊口号,那别人的性命垫高你的青云梯,你还是不是人?”
“你这个为了自己的乡品就信口雌黄慷他人之慨不顾他人死活的卑鄙无耻之徒为什么不去死!你活着呼吸一口空气都是浪费。”
四周的百姓恶狠狠的看着那杨文俊,一时激动上了这个狗屎一般的家伙的大当,要是粮食价格暴涨,家家户户吃野菜不是梦想。
有百姓咬牙切齿的盯着杨文俊:“王八蛋!”有百姓摩拳擦掌,若不是刺史就在眼前,非要打死了杨文俊这个混账东西。
一群想要刷声望却慢了一步的年轻人死死的盯着地上的杨文俊,幸好慢了一步。
一群官员和门阀中人惊讶的盯着胡问静,没想到小小年纪竟然似乎有些处理洪灾的经验,不过那又如何,理论和实际差距大了去了,分分钟就玩死了你。
一群官员互相看了一眼,天上掉馅饼的机会绝对不能错过了。一个官员咳嗽一声,道:“这杨文俊的言语自然不妥当,胡刺史当下令各县上报洪灾规模,然后斟酌着下令开仓放粮,勿要让受灾的黎民百姓饿死冻死。”一群官员微笑着看着胡问静,这些话很是稳重,胡问静应该无话可说,然后大事成矣。
胡问静冷笑着看着一群官员,道:“你们以为我是蠢货吗?”
一群官员惊讶的看着胡问静,急忙道:“刺史何出此言?”“吾等一心为公,何处有诳语欺瞒刺史?”有官员一脸的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胡刺史定然是担忧有人假借赈灾之名侵吞粮食。这很容易,一切就按照胡刺史所言,当地官员施粥之时若有掺杂泥沙,若有薄粥,那就尽数杀了,我荆州遭遇劫难,谁敢在此刻夺取灾民的救命粮谁就是混账王八蛋,不杀不足以平民愤!胡刺史可以派亲信监督所有府县,看谁敢拿人头试法。”
一群官员用力点头,严肃的看着胡问静,目光坚定无比,大家都是荆州人,或者在荆州做了多年的官了,也是半个荆州人,荆州人怎么会坑荆州人呢?
一群百姓钦佩的看着官员们,能够想出各地因地制宜,严格监督的官员个个都是一心为民的青天大老爷。
胡问静盯着那些官员的眼睛,一言不发。一群官员坦然的面对胡问静,都已经让胡问静派人监督发放粮食了,难道还怕他们侵吞不成?问心无愧矣。
胡问静的嘴角露出了笑容,道:“身为地方官,怕洪灾吗?”
一群百姓心道,当然怕!若是爆发了洪灾,当地的官员肯定要吃挂落啊。
胡问静嘴角的笑容越来越大,终于哈哈大笑:“怕个头啊!身为地方官每天盼星星盼月亮的等待洪灾呢。”
“没有洪灾,怎么救灾?没有救灾,哪里来的身先士卒三天三夜抗洪救灾?哪来的因公晋升?”胡问静笑着,所以啊,古代官员是很不愿意修理河堤的,修好了河堤没有了洪灾,怎么表现自己的功绩?
“洪水来了,百姓流离失所,自然要开仓放粮啊。没有朝廷的旨意开仓放粮会不会被朝廷砍掉了脑袋免去了官职?别逗了,就没有听说过哪朝哪代有官员在一州发大水的情况下开仓赈灾而倒霉的,恰恰相反,敢于在无数百姓流离失所的时候开仓赈灾,保持社会和谐没人造反就确实把朝廷当做了一个独立存在的各地,仿佛有数之不尽的粮食钱财,从来没有想过朝廷的钱粮都是从各地汇聚而成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