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第66章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第66章蒙尘野次

  抵达汀岩县的岩窑厂时,    刚好一炉新瓷烧出,十余名工匠吆喝起腔调拉开第一道炉窑门,热流自内封口缝隙渗出,    喷涌得整座院落里仿佛炎炎夏日,卓思衡觉得自己眉毛好像都要烧着了一般。

  “这已是降过温的炉子了。”遇到自己专业时,潘广凌总是能更耐心说话,“烧好后的瓷器要静置在炉内一段时间,    用余火烘出最后的水分来,瓷才又硬又锵经久耐用。”

  卓思衡第一次见这样场景,    满心激荡,    恨不得自己也挽起袖子拉住麻绳,    与窑工一道齐心协力扯开封门砖。

  连话少的陈榕都忍不住开口道:“我也是本地人,    可从没听过他们唱得号子,    有些字眼也听不懂,不像是咱们郡里的方言?”

  潘广凌摇头道:“我倒是来过很多次,    也曾问过,    只是听他们说是为齐心喊唱的,都是本地窑工之间口耳相传,    却不是县里的乡音,    那些词句我也听不懂。”

  “那是伊州古调。”

  说话的是一个赤膊上身的汉子,他正拿浸水的毛巾擦自己光秃的脑顶,用带本地口音的官话向三人搭茬。

  “小吴师傅。”对这里的人和事最熟悉的潘广凌认出此人,    忙给卓思衡介绍,    “这是岩窑的窑主吴兴,    年纪轻轻便继承了这座窑厂,经验却最老道,关于岩窑一切事宜都可问他。”

  言毕,    又对还在猛劲儿擦汗的吴兴说道:“这是咱们郡新到任的卓通判,巡视当下来县里看看,特意过来窑厂。”

  吴兴在头顶乱抹的手猛地停住,正要行礼,却听远处有人喊他道:“吴当家!通窑了!”于是顾不上那些,丢下三人奔至窑前,将手腕粗的绳子往臂间一绕,朝后大喊:“唱起来!”

  “他们要扯开第二道封着的窑口。”潘广凌怕卓思衡介意吴兴的无礼,赶忙替他解释,“一定要在窑温未完全降下时赶紧打开泄热,否则一窑的器皿就要坏了。”

  卓思衡却根本顾不上这个,只认真在看在听。

  只见十余个满面红光的汉子唱起他们听不懂的苍凉古调,散碎的动作逐渐整齐划一,待到歌至最后一句,音调高亢变唱为喊,几近吼出,窑门应声而倒,窑内红光炽盛,照得人眼前好像只剩一种颜色。

  好一会儿三人才从这壮丽又雄浑的人为景象里缓过神来,此时吴兴已带十余人站好朝卓思衡行礼,领头拜道:“卓大人,请救救岩窑吧!”

  ……

  帝京,卓宅。

  天气渐热,凉阁的卷幕已都换做竹帘,窗格卸下,好风随入,如今这里归了慧衡使用,从前卓思衡的书籍与文房她都照原样保持,只自己单独支张小桌挨着大桌,点算账目与闲暇都于其间,是不是侧头看看依旧例摆放的大桌笔砚,仍觉大哥尚在帝京,只晚些就能自翰林院归家。

  但今天,慧衡手上捧着的却不是书卷,而是个泥黄色的岩窑瓷洗。

  旬修的悉衡换过衣袍拿着书箱走至帘前,凉阁无门,他便叫了声二姐姐,慧衡过于全神贯注,听到声音才恍然抬头唤他入内。

  “诗作我已整理好,我自己的居多,还有几个有来往的同窗习作,一百一十七首。”悉衡撂下一摞装订好的簿册,还已细心地裱糊上厚纸的封皮。

  熊崖书院课业繁重,一旬就能攒下这些诗作来,慧衡心疼弟弟,让他先去歇息,谁知悉衡却摇头坐下,沉声道:“有一件事我想随二姐姐的信附上告诉大哥。”

  “很要紧么?”慧衡边问边转身拿来纸笔,“此时记下,我明日便教人送去驿站。”

  “是关于高大哥的。”

  慧衡愣了愣。她当然知道高永清在卓思衡心中的分量,他们二人是由各自父亲介绍结识的故交,情谊非比寻常,自高永清被贬谪后,卓思衡每每提及都要忧思无解,如今他们一个西南一个着的却不是书卷,而是个泥黄色的岩窑瓷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