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龙吟,龙行天下第2/3段
所以他们两位随行而。
有这个好机会,当然要认真听皇帝的每一句话,才能明了圣意。
唐治忽然微笑着看向贺兰崇胤,道:“表兄,你以为,明皇帝一生所为如何?”
贺兰崇胤本来正专心做一个称职的陪客,只带了一双耳朵来。
忽然唐治问他意见,一时受宠若惊,却又不知所措。
令月见他局促,顿生不满,严厉的目光便瞪过来,这一下贺兰崇胤更害怕了,吱吱唔唔地说不出话来。
唐治笑道:“自家人在此闲谈而已,不是朝上奏对,表兄随便说。”
贺兰崇胤听了,这才壮起胆子,道:“臣以为,这位皇帝改革官制、兴科举、修运河、灭吐谷浑,开疆拓土五万里,是……是一个很了不起的皇帝。”
这是在和自己母亲唱反调了。
令月不悦地冷哼一声。
贺兰崇胤忙道:“本来……把这些事都做好了,已经很好了。臣以为,他不该三征高句丽,耗尽国用,民怨沸腾,如果这一步缓一缓,可能……结局大不相同。”
唐治笑道:“表兄说的,对了一半。“
贺兰崇胤忙道:“请陛下指点。”
唐治道:“明皇帝三征高丽,倒不是好大喜功,而是别有苦衷。”
“第一,高丽趁中原内乱,趁机坐大于北方,就如前些年的鬼方,如果放任它继续强大下去,必是心腹大患。
第二,高丽野蛮好战,不断蚕食中原,不断挑衅,如何能不打?这也是朕的祖父待天下元气刚刚恢复,便马不停蹄继续讨伐高丽的原因。
第三……”
唐治的目光深沉了一下:“我们总是说,民怨民怨,可这个民,究竟是哪个民?明皇帝改官制、兴科举,这种前所未有之制,是在掘门阀士族的根!门阀士族,岂肯坐以待毙?”
潘明镜和裘正听得冷汗淋漓,这种事,陛下就堂堂皇皇摆在桌面上谈吗?
你说家里人闲聊,让我走、让我走啊!听得我心惊肉跳的,好么?
唐治叹道:“明皇帝为了削弱日渐狂妄的门阀势力,其实是想了许多办法的。改革官制是为此,兴科举是为此,迁都洛邑还是为此,削除当时势力最大的关陇门阀对朝廷的影响,防范河北六镇,打压门阀官员,扶植南方士族……”
众人都静静地听着,这位年轻的帝王,锋芒毕露的话语。
他把大家心照不宣的阴暗一面,直接晒在了阳光底下。
唐治道:“但,这些都不够,因为,兵权还在关陇门阀手中。府兵制度,使得关陇门阀,可以对军队拥有极大的控制力。
高丽在不断侵吞国土,挑衅中原,又有府兵在手的关陇门阀成为内忧隐患,所以,他选择了出兵,利用征讨高丽,他将国库和军粮转移到了江都,利用征讨高丽,他不断削减门阀贵族手中的府兵,将军队直接控制在自己手上……”
唐治看了众人一眼:“所以,他败了。因为他没想到,关陇门阀直接挑起了内乱,你想想,第一个在关中揭竿而起,究竟是什么背景?是活不下的贫民百姓吗?”
贺兰崇胤嗫嚅道:“是,陛下所言甚是。”
唐治淡淡地道:“朕说表兄你说对了一半,是说,他的确不该远离根基,以讨伐逆臣高丽的方式,来削弱当时狂妄悖逆的关陇门阀。”
他看向贺兰崇胤,加重语气道:“他应该把天之剑,直接斩向这些心怀不轨者!他想用委婉的手段,不伤和气地解决这个问题。一念之仁,致有国亡身命!”
令月公主脸色凝重地道:“陛下谨言,今日之关陇,虽非昔日之关陇,却也是一脉相承的。陛下这番话一旦传扬出去,恐怕会令四方惊惧。”
潘明镜、裘正等人慌忙起身,道:“臣等绝不敢胡言乱语,妄揣圣意的。”
唐治淡淡微笑道:“你们不传出去,那朕岂不是白说了?时代,变了!”
唐治是在朔此崭露头角的,却是在陇右奠定了自己的根基。
当年的关陇门阀眼见皇帝不断削弱他们的权柄,便用了釜底抽薪之计,趁皇帝远征在外,直接资助了一些人,造起了皇帝的反。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