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孟门的剑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罢了,来日方长。”

  他两眼微阖,重新归于黑夜。

  咸阳,秦皇宫。

  到宣昭帝金棺出城那日。

  全城的百姓当街相送。

  人海之中,诸君的悲伤露积成泽,将咸阳城都浸湿了。

  年纪大些的,望着远处的金棺沉默了下来。

  他们亲历天命、永安、宣昭三朝,深知秦国今日的不易。

  年轻些的,正是抛头颅洒热血的阶段。

  他们沐浴在陛下的荣光里,那是作为大秦子民的骄傲。

  不只咸阳,便是列国之地都有百姓凭吊,当然也会有人替他哭泣。

  所有人都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大秦宣昭帝的哀思与愤恨。

  ……

  出了孝期。

  一切归于平常。

  元始帝手中掌握黑冰台的力量,又师从丞相与太尉,在朝中说一不二。

  他效仿先帝,早早明确皇位的归属。

  出了丧期,他即率领朝臣前往雍城,祭拜历代先祖,册封嫡长子李孝基为太子。

  而后,元始帝再次下旨,以廷尉姚庆担任太子之师。

  拟完这封圣旨,元始帝扶额静歇。

  脑中忽然回忆宣昭帝临终前的种种,特别是那句“兄长”

  他两眼微垂,面露思索,自喃自语。

  “纵观朝堂上下,能被父皇称作兄长的,怕也只有靖王叔了吧。”

  “父皇未尽之言,或与靖王叔有关。”

  思虑至此,元始帝就犯难了。

  他早先问过雍丘侯,有关靖王下落的事。

  雍丘侯只是摇头,直言靖王若不欲见人,则普天之下无人可寻。

  临末了,雍丘侯还给出猜测。

  前些日子列国贼首接连身死,或是靖王出手了。

  这猜测不是没有依据的。

  列国贼人行迹隐秘,黑冰台人手遍布天下,饶是如此都查无所获。

  也只有靖王的测算之法,才能这般轻易找出他们,逐个灭杀。

  元始帝对此深以为然。

  想到这,他将佩着的小木剑取出。

  这是得自靖王叔的。

  元始帝低喃,“父皇驾崩,只余靖王叔最为亲厚……”

  他眼神闪动,像是作出了某个决定。

  次日。

  元始帝下旨,宣鲁王李墨进宫,与太子一同在廷尉麾下听教。

  没有伴读之名,因不合礼制,可这更甚伴读之实。

  旨意传达,却并没有引起多少反对。

  大家心底门清儿。

  说白了,这是天子降恩自家子侄,此乃帝王家事,无可厚非。

  背后看似寡淡如水,却是诸多因果串联,都是人情世故哩!

  昔日靖王对丞相有活命之恩,丞相不会为难靖王之孙。

  至于荆国公,若论亲缘,他才是鲁王的祖父。

  也就那些愣头青,才觉得鲁王年幼可欺,上赶着寻死。

  所谓愣头青,指的不是朝中官员,而是那些游离咸阳街巷的失意读书人。

 &ems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