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儒 道 法治世之策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巫相听他讲到关键之处,正在满心欢喜之时,闻言只是道:“是,是,请先生接着讲治世方略。”

  叶昊天接着道:“譬如很久以前中原的秦汉时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秦国征服六国,靠的是法家为基础的残酷无情的精神。为达到巩固统一的目的,秦采取了统一思想的政策。一切史书和百家学说,除了秦记、医药、卜筮、种树之书,都被彻底焚毁。甚至还发生了骇人听闻的‘坑儒’之事。

  然而只有法家的治理是远远不够的。秦朝很快因为残暴统治而迅速垮台。当刘邦领军进入长安的时候,与百姓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废除秦朝的苛法。这就是从法家到道家的转变。

  汉朝初年‘黄、老’大兴,儒、道、法有了一定程度的结合,才有了当时的‘文景之治’。后来汉武帝感到,如果要维持统一,还是要统一帝国内的思想。他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正式宣布儒学为官方学说,六经在其中占统治地位。他的措施比起秦朝的措施要积极得多,也温和得多。不是像秦朝的措施那样不加区别地禁绝一切学派,而是从‘百家’之中选出一家,即儒家,给予独尊的地位,作为帝国的教义。还有一点不同,汉朝的措施没有颁布对于私自教授其他各家思想的刑罚。它仅只规定,凡是希望做官的人都必须学习六经和儒学。以儒学为教育的基础,也就打下了以后历代考试制度的基础。”说到这里,他暂时停下来喘一口气。

  巫相却还想再听下去,接着问道:“‘废除百家,独尊儒术’,如此一来是不是法家和道家都废了呢?”

  叶昊天环顾四周,发现兰儿正手托香腮看着自己,眼睛里满是钦佩自豪的神情。他对兰儿笑了一下,然后转头望着巫相道:“至于法家,虽然成了秦的替罪羊,可是也从未全部被人抛弃。法家能够针对新的状况提出新的统治法术。所以,随着帝国版图的扩展,帝王们不能不依靠法家的理论和方术。这就是所谓的‘儒表法里’。

  同样的,道家的作用也极其重要。纵观中华帝国的历史,每一个朝代在其鼎盛时候政事的治理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秘诀,就是‘内用黄老,外示儒术’。也就是说外面所标榜的是儒家的文化,内里却脱不了黄老之学的神髓。

  但是在实际上,不论儒家、法家还是道家,各有其应用的适当范围。应当三家互补,各取其长,各避其短。只有达到三足鼎立才能治理好包括天庭和人间的整个宇宙。”

  说完之后他长长的舒了一口气,觉得自己已经充分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也算为儒家在天界的兴起尽了一分心力。

  此时巫相已经听得入了神,良久之后还瞪大了眼睛看着叶昊天,感觉如闻天籁,余音绕梁,久久不绝。他身后的少年已经记录了厚厚的一摞,正在以手扶腕稍事休息。

  过了好半天,巫相才醒过神来,亲自给叶昊天续了茶水道:“先生能不能将刚才所说的总结一下,也好让我用神识将其写入玉符,呈给天庭览阅。”

  叶昊天想了想道:“总体来说,不外乎‘内用黄老’、‘外用儒法’、‘文武相资’、‘宽严相济’。”

  听完之后,巫相仰天长叹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千年书。真盼望玉帝能亲耳听到你的妙语。好,好,好!今天真是痛快!这一关你已经过了。欢迎先生有空多来坐坐。”说着取出一个丝绸包裹的小盒递给叶昊天,道:“这里有十颗沙棠丸,服一颗可以增长功力六十年,十颗全部服下则可以增长功力四百八十年。此外还有王母备下的‘昆仑贵客’银牌一块,昆仑山内所到之处无不奉先生为贵宾。”

  叶昊天自己也很高兴,他的高兴主要还是第一次毫无遮掩地讲述了自己的观点,不必像在人间的时候说话只说一半。他接过锦盒再三感谢,然后拉着兰儿告辞而去。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