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你得答应我一个条件!第1/2段
看到罗汉像,自然不用林然多费口舌,江华立刻命令伙计将其搬到后院。
并且嘱咐他们不可对外说起此事,否则必然开除处理!
伙计们点头同意,在冷轩的带领下一起离开了后院。
“林兄弟,趁茶还未凉,我们来畅饮一番如何?”江华坐回他的位置,笑着招呼林然过去。
林然也不客气,坐在了他面前。
“你这可真是珍贵的宝物啊。”江华一眼就看出眼前的雕像,是辽三彩。
被摆放江华笑着,江华拿去放大镜看了一会儿,感叹道:“江某见过不少辽三彩,但如此精美的工艺品,还是头回见到。”
“江师傅可知道这尊罗汉像的来历?”林然抿了一口茶,缓缓问道。
他想知道江华对罗汉像的了解。
江华笑了起来:“林兄弟是想考考我?那江某就献丑了。”
林然赶紧抱拳表示谦逊,两人聊起了罗汉像。
“这可是辽三彩罗汉像?”江华一语点破,让林然也佩服他的见识。
这是一个信息闭塞的年代,不能通过互联网查询资料,一眼看穿,代表他肯定饱读相关书籍,有两把刷子!
江华接着娓娓道来:“传闻辽三彩罗汉像真人等高,以红黄绿定位三色调,雕刻朝代为金代,继承了唐三彩的工艺,并加以改良,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今日一见,果然如此!不愧是我华夏瑰宝!”江华叹了口气,他对于辽三彩颇有研究,但对于这尊罗汉像,书本上记载的信息寥寥无几,也只能做出此评判了。
林然已经很佩服他了,毕竟后关于辽三彩十尊罗汉像的下落,也是到90年代左右才被人整理出来的。
然后江华就没说话了,微笑着看向林然,等待他做补充。
“不错,确实是辽三彩。”林然笑道:“契丹族原本以游牧、渔猎为生,并不会生产陶瓷。和中原交流深入后,才学会了制瓷技术,被称为辽三彩,器具无论是造型、纹饰、烧造工艺,均和中原略有不同。”
“哦?不同于何处?”江华问道,他也是之前前往外国的时候,看到过辽三彩雕像,才查阅相关资料。
没想到林然年纪轻轻,对这竟有研究。
“辽三彩多使用低温釉陶,釉色以黄白绿居多,精品挂釉至底足,粗器则器底足无釉。”
“因为土质更坚硬,作为胎衣生产出来的器具更加坚韧,所以被大量应用于寺庙和宫殿的建筑,还大量被用于制作寺庙的各种器具,香炉、牌位,以及佛像等。”
林然补充道。
自从大英博物馆回来之后,他对辽三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有了比较深的研究。
“嗯,继续说下去。”江华点点头,单纯是对辽三彩的认识,林然已经超过他了。
他也想听听这尊罗汉像的背景。
“这是1912年河北易县出土的十六尊罗汉像之一!”林然当即宣布了它的身份。
这可把江华吓得不轻,平静如他,也不由打断了林然的话。
“林兄弟,此言当真?”江华知道这尊罗汉像有来历,却不想来头这么大。
“不错!当年从山洞当中总共带出了16尊罗汉像,传闻是18罗汉,其他的两尊罗汉像下落不明。”
“罗汉像被当地的衙门带回收纳,可惜内外勾结,仅仅一个月时间便宣布全部罗汉像下落不明。”
“当时正值民国时期,军阀割据,以至于衙门内部问题颇多,和外国人勾结,将全部罗汉像转卖出去。”
说到这里,林然心疼的摸了摸手边的罗汉像。
“最终,由于颠沛流离,最终记载的罗汉像总共有十尊,并且这十尊罗汉像均在国外。”
“华夏文明的历史,竟然被保留在其他国家的博物馆当中,简直奇耻大辱。”
“好在当年不知出于何原因,有一尊罗汉像跟着灾民来到了京城。”
“我前几天去一个叫做西坪村的地方收破烂,听到了一个河北口音的老人,他招呼我去家里收东西。”
“正是眼前这尊辽三彩罗汉像!如果没猜错,它应该是流失的六尊罗汉像其中之一!”
林然说出这番话的时候,不由闭上了眼睛。
其实,盗取罗汉像的,并不一定是卖国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