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扩大规模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我的意思不是让百姓们全都不去种地了,因为像之前那样种地,是最原始的方法,时间耗费了,但是产量却不高,并且,一旦遇到天灾人祸,自家的粮食都不够吃,如何能为全国提供粮食。”

  “因此,我的意思是,其实跟刚才回答老爹的差不多。”

  “就是提高耕种技术,更新耕种设备,要提高粮食产量,丰富粮食品种,满足内需,然后出口国外,低价销售给国内,高价卖给国外。”

  “这样从国外赚回来的钱可以满足国内,提升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金,还可以提高百姓们的生活水平。”

  “百姓们日子过的越来越好,自然也不会受到天灾的影响,长年累月积累下来的粮食,可以满足天灾时的需要。”

  “这样一来,人人安居乐业,也不会出现造反之人,大明便可以长治久安。”

  朱标这才恍然大悟,连拍手称好。

  “朱波,你真是太神奇了,竟然能想到如此厉害的国策。”

  朱元璋也高兴的说道,“如此一来,我大明再也不用受天灾影响,百姓也不用挨饿受冻,此计甚好,就这样办!”

  此时,朱波的脑中传来系统的提示声,他又收获了两亿啃老豆,并且系统橱窗中出现了很多图纸。

  朱波心急想去查看,于是匆忙道别后就离开了。

  ……

  朱波离开后,朱标脸色有些郁闷,他看着朱元璋说道,“父皇,儿臣也觉得朱波说的计划很好,对大明也确实很好,可是,要实现这一计划,势必要花大量的银钱。”

  “可是,我们大明银库中的银钱,还不足以支持这些改革措施,恐怕不能马上推进此事啊。”

  “但是,朱波的这些举措都是要大刀阔斧,全面推进才行的,按照朱波所言,如果再耽搁下去,大明的将来堪忧啊。”

  朱元璋也微微点头,“咱明白你的意思,咱也是这么想的。”

  “朱波的想法确实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大明如今的困局,因为现在已经初步显现出,现在经济制度带给大明的危害。”

  “咱也不愿看到,大明的将来,会变成朱波所说的那样。”

  “若真有那么一天,再来进行改革也是毫无意义的。”

  朱标犯难的说道,“父皇,此事究竟要如何是好?”

  朱元璋皱眉沉思,两人都低头不语。

  就在这时,下人来报。

  “陛下,殿下,韩国公求见。”

  朱元璋淡淡说道,“宣。”

  下人听到后,立马退下。

  没一会儿,李善长便走进来。

  他看到朱元璋和朱标两人情绪都有低沉,也不明白究竟是怎么了,立马变得谨慎起来。

  “参见陛下,参见太子殿下。”

  李善长说完,并没有立马说明自己的来意,而是站在一旁观察起来。

  朱元璋见李善长没继续说,这才抬起头来,问道。

  “善长,你有何事?”

  见朱元璋问道,李善长这才说道,“回禀陛下,微臣前来是特意汇报一条刚收到的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朱元璋依然没有什么兴趣的样子。

  他现在一心在想着,从哪里调拨些银钱出来,才能尽快的推进朱波刚才提出来的那些举措。

  即使听到李善长说有好消息,也不太有兴致。

  看到朱元璋有些心不在焉的感觉,李善长只能简短的说明。

  “回禀陛下,是从东瀛那边回来的第一批银船已经在交趾登陆,不日就将运回南京。”

  李善长一说完,朱元璋立马抬起头,大笑起来。

  “哈哈,善长,你这个消息来的可真是及时!”

  “真是天佑我大明啊!好,太好了!哈哈!”

  朱元璋此时的样子跟刚才简直是判若两人,李善长却听的一头雾水。

  朱标立马解释起来,“韩国公,刚才朱波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我和父皇都觉非常的好,可是,正愁银钱从哪里来,正好,你带了这个消息,立马结了燃眉之急。”

  李善长一听是朱波提出的举措,也立马兴奋起来。

  “既然是镇国的那些举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