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捡漏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就是材质重量相比明朝正宗重约一成。

  而为何是一成,图鉴中有说明,这是因为当时匠人经过反复实验,发现这个重量是最划算的。

  因为,如果多于一成,用料就太重,显臃肿,不够逼真。

  而用料少于一成,甚至追求和正宗一模一样,则太过费时费工。

  关键,不是什么匠人都能在用料极少的情况下做到如明朝正宗一样的效果。请下载app爱阅app最新内容

  所以,略微重一点,大约一成是最合算的。

  黄为仁的这句话让我突然想到了这尊佛像该不会是清朝旧仿吧!

  而果不其然,拿到手一看当真是清朝旧仿。

  “这没上手哪里能看出来真赝。只是觉得好奇,所以就想看看。”

  我并没有告诉小武我有《梅溪攒古图鉴》的事情,因为这图鉴的存在只有梅溪历代做旧总师才知道,代代相传,不能告诉他人。

  “你是想看看是不是梅溪货是吧?”

  “切!”我是一脸不屑,“我们梅溪做的东西怎么可能会被拒绝,别说苏古雅集的鉴定师,就是全世界也没几人能通过肉眼就看出破绽来。”

  “也是。”小武笑了笑,“小九爷,我觉得你这眼力可比这苏古雅集的老板厉害多了!”

  “废话!”我一边将佛像装回锦盒一边嘚瑟起来,“他能跟我比么?”

  的确,苏古雅集的仁叔,以及卖佛像的男子后来去的几家古董店的鉴定师都没有看出这尊佛像的真正来历,自然是因为他们的眼力有限。

  当然,其实也不能怪他们,毕竟他们也是看出了这尊佛像是赝品的,其实也算是眼力合格的,没有让古董店买到赝品。

  但,他们也没有发现佛像的特殊之处,算是错过了捡漏的机会。

  他们没发现,而我能发现,一则是因为他们眼力有限,二则是因为角度不同。

  古董店的鉴定师,是从这尊佛像是否为明宣德佛像的真赝去看问题的,而我却是从这尊佛像的做旧工艺的角度去看的。

  所以,他们得出的答案是这尊佛像是赝品。

  而我得出的答案是这尊佛像是清雍正旧仿。

  角度不同,自然看到的结果不同。

  所以我想起我爷爷曾经告诉过我的一句话。

  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做旧师,先要成为一个合格的鉴定师。

  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上那么多所谓的专家学者,别看他们说的天花乱坠,但实际上有时候根本抵不过一位默默无闻的做旧仿古的匠人。

  会鉴定的不一定会做旧,但会做旧的一定会鉴定。

  “这倒也是!”小武不禁点点头,“小九爷,你说这清朝的旧仿值多少钱?”

  小武的问题让我一时竟回答不上来,虽然我最近也在不停的看近十几年来的拍卖纪录,但是具体到这尊佛像身上我还真给不出准确的报价来。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