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不患寡而患不均第1/2段
不过片刻,台下便有人大声喊道:“当然是种油菜赚钱了,大米小麦才多少钱一斤,拉到粮站根本不收。”
“再说我们自己都不够吃,哪里舍得卖啊?”
“话不能这么说,菜籽油虽然值钱,但也用不了家家户户都种这玩意啊,如果销不出去怎么办?”
眼看话题要跑偏,唐钲慌忙出声阻止:“各位乡亲,我可不是让大家全体去中油菜,我只是用这两种东西来打个比方,同样的一块地,由于种植的作物不同,收益也有所不同,如果我们用这块地种了油菜,把菜籽榨出油卖出去,再去买粮食,是不是能够多出来一部分差价自己用了?”
“有道理啊。”台下又是一阵交头接耳,纷纷觉得唐钲的这个方法不错,甚至已经有几家在商量明年春天改种油菜了。
“那么如果我们用同样的一块土地创造出更多的差价呢?”
这一个问题直击灵魂深处,众人都陷入了沉思,看场面上的火候已经差不多了,唐钲开始揭晓答案:“那我们做什么才能将这个差价最大化呢?当然是建厂,当年北方的苏联老大哥用什么方法遏制我们的?就是撤走所有的专家,让我们的工业陷入停滞,甚至是瘫痪,只让我们种田,用粮食换他们的工业产品,为什么?因为工业才是一个国家的真正命脉。”
这一席话又让台下感觉是一阵雾里看花,他说的那些东西自己根本就听不懂啊,而这时候,看到台上那透着杀人眼神的大伯,廖民生选择了闭嘴,不过没有他插嘴,想要问个明白的人大有人在。爱阅app完整内容
“你就直接说吧,我们要怎么做才能脱贫。”
“我刚才救说了啊,就是要用我们村子里的地建设工厂,让我们村子里的农民成为工人,每个月拿工资买粮食,如果我能当上支书,别的不敢保证,两年之内,我保证让在座的各位每个月的工资达到五十元。”
唐钲的话再次如同石破天惊一般,让台下出现了短暂的鸦雀无声,寂静之中,有人再次说道:“你别在这吹牛了,你说要在这里建厂?我们怎么就这么不信呢?你以为你是谁啊?一个插队知青而已,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江城书记呢。”
就算是书记也没有这么大的能耐说在村子里建厂就建厂吧?
唐钲依旧一脸微笑,朝着主席台下面一招手,郭海洋看到了手势,以及从草堆后面推出一辆村民们从未见过的自行车上了台。
所有人屏息凝视,不知道唐钲在搞什么鬼,更不知道面前这辆崭新有漂亮的自行车是从哪里来的,只有一字坐着不开口的二丫突然指着自行车跳了起来:“这车我同学有一辆,好贵的,要一百八十块。”
二丫在镇上念初中,虽然平时都住在镇上的亲戚家里,上学只能靠走路的她当然也羡慕班上骑车的同学,自然也不会忘记,前几天她的同桌骑到学校的新款自行车可是吸引了全校师生的目光,而现在自己看到的这辆跟自己同桌的一模一样。
“二丫说的不错,这就是我在江城县开设的工厂所生产的自行车。”
一语既出,全场又是一阵哗然,唐钲开办工厂?吹牛的吧,他一个什么都不是的知青,凭什么?
满场质疑的声音中,有几个人的表情与大众截然不同,坐在主席台上的老支书陈德顺眼神犀利,嘴角的微笑却怎么也抑制不住,脸上的褶子都堆在了一起,那笑容要多难看有多难看,他早就怀疑唐钲这小子在外面做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却怎么也没想到他的摊子铺的这么大这么快,这才几个月的时间,都已经有工厂了。
站在主席台另一边的廖大伟却是一脸死灰,他终于想通了庄书记要力挺唐钲的原因,也丝毫不怀疑唐钲刚才那段话的真实性,他知道这次村委改选他已经输了。
另外两人则是恍然大悟地互视一眼,缠绕在倪凯旋夫妻二人心间的疑团也终于解开了,难怪唐钲一点也不在乎县一中门口的小吃摊生意,真的是因为人家根本看不上。
“我们怎么相信你说的都是真的?”
唐钲朝着台下摆摆手示意安静:“想要证明这件事的真假很简单,无论这一次我能否当上这个村支书,我们女神自行车厂都会跟村委商量在和丰村合作建厂的事宜,我们会征收三十亩地建设我们女神车厂的新厂区,如果事情顺利的话,相然,唐钲开办工厂?吹牛的吧,他一个什么都不是的知青,凭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