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入冬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王建军和张卫红的结合,让他们有了另一种想法。

  不管是不是跟村里的人结合,但是靠自己有个自己的房子,有自己的妻子/丈夫、孩子,还是可以做到的。

  当初他们刚刚下乡的时候,不都是觉得自己甚至没办法活下去吗?

  现在呢?不是还活的挺好?

  那么苦那么累的农活他们都坚持了下来,以后又有什么事不可以的呢?

  只要在一起的两个人劲往一处使,其实生活也是可以过的很好的。

  之前的他们总是带着一种傲气,觉得自己和大队的人是不一样的,不屑于融入。

  之前的他们觉得知青其实更多的情况下是一个弱势的群体,不愿意牺牲自己的“骨气”去获取生存的资源。

  就这么一路咬牙坚持下来,好像是习惯了,也成了村里的一份子。

  但是他们的心里,总像一个浮萍,飘荡在城市的梦想和乡村的现实之间。

  而现在,看着知青点旁边伫立的四间房子,好像是大树的根脉一样,带着所有知青的心,深深的扎在了这片土地上面。

  农忙的时候认真干农活,闲时建设自己的家,看看过去看过的没看过的书。

  之前的他们总是在抱怨,在日复一日的吐槽中间度过了每一天,直到宋依一来了之后,他们拿着高中的书籍,都快忘记了。

  好像自己就像是这里土生土长的农人,这个认知让他们感觉到害怕,怎么就会变成了这样?

  明明自己最开始最讨厌的就是这样的人,偏偏自己在一天天的变成了自己最不喜欢的样子。

  于是带来的书总是被借,他们还是想保留一些最原始的东西,证明他们来自于另一个地方的事实。

  那就是知识。

  ......

  宋依一可不知道大家的心路历程,冬天的第一场雪下下来的时候,她想起了远在深市的顾槐明。

  那边的天气应该和这里不一样吧?

  也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

  其实现在顾槐明准备去从商的时机还是很不错的,深市那边已经渐渐有了政策的改变,这个时候大多数人还没反应过来。

  凭着他的本事,想干出一番事业并不是什么难事。

  只是不知道他现在在干什么,想做的事情做到哪一步了,又遇到了什么困难。

  顾槐明走了之后,宋依一慢慢学会开始写信,一张又一张,写完了划掉,写完了又划掉......

  宋依一被自己的矫情给弄的不知所措。

  顾槐明的关心和体贴全部体现在他时不时的看望中,让明明生活在70年代的宋依一一点也没有体验过书信的感觉。

  给宋家的信更多的是交代和谈论一些事情,但是轮到顾槐明的时候,宋依一完全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习惯了当面说,习惯了即时的信息反馈。

&emsp的样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