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2 章 第 82 章第1/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秋狩突兀结束,前一晚又历经了惊心动魄的动乱,整夜未睡,困顿交加,加上回到自己熟悉的地方,家的感觉扑面而来,心里再烦乱,暂时也能压制一二。如旅人疲惫归家,回宫后头一晚,宝鸾呼呼大睡。

  一觉睡到第二天正午。

  傅姆和此次随侍的宫人也是身心俱疲,倒在屋里补觉。她们中的大多人数心有余悸,睡一会总是惊醒,好在不必当差,断断续续地睡,睡足后也没人出屋走动,都还后怕着。

  同屋其他没有跟出去秋狩的宫人,不明就里,笑话人懒骨头,出去几天心野了,大白天躲在屋里偷懒。大家有苦说不出,加上公主交待过,回宫后不要将那晚的事对人说,若有人来打听,说话更要小心。

  拾翠殿里,不全是对公主忠心的人。

  大家老老实实呆着,话不敢乱说,路不敢多走。

  拾翠殿外,公主早就下了明令,无事不得外出,不得和其他几宫的人互通往来。所以外面自然是不敢去的。现在就在自家宫院内,也不敢走动。

  不走动,就不能第一时间知晓宫内新消息。

  那些背后另有其主的宫人,即便知道什么,也不会巴巴地跑来对宝鸾的心腹们说。

  直到第三天晚上,李云霄兴致冲冲来寻宝鸾,无意间说错话,宝鸾才知道,原来她们前脚回宫,后脚就有人去大狱里提人,东宫的属官们,当天就押上刑场斩首了一批。

  宝鸾还在担心祸水东引太子会被卷进去时,圣人已经定棺盖论。

  她虎地直起身子,惊讶喊出声:“不,不可能!绝不会是太子哥哥!”

  那晚在帐中,宝鸾将二皇子三皇子想了想,又将那些堂叔侄兄弟郡王亲王们想了遍,就是没想过太子和班哥。

  兵变谋反,不是说反就能说反的,没个几年功夫,是布置不了的。

  谋反前,至少得先弄清楚城内城外各处布防在哪里,而布防不是一成不变的,单只这一点,就足以让不熟悉其中关窍的人白忙好几年。再就是最近的援兵兵力多少,起事前自己的私兵能藏多少藏在哪里才不会引起怀疑,十六卫禁军安插多少人安插到哪个位子上才能里应外合,这些,没有长年累月的人脉积累,是做不到的。

  哪怕是昏了头不管不顾,突然起兴发疯,起码也得熟知起事地点的地形吧。兵从哪边进,又从哪边退,对于第一次伴驾秋狩的人来说,班哥知道骊山的山路有几条分别通往哪里吗?

  再者,谋反成功,没有名声,也站不住脚。

  你能反,我也能反,大家一起反。别人反得比你第一个反的更要光明正大勤王之师,师出有名。到头来可能为别人做了嫁衣。

  倘若运气好,逼迫皇帝同意下旨让位,谋反的消息掩藏起来,勉强有了名声,也不见得一定就能稳坐皇位。成事后如何拉拢朝臣稳定人心?如何防备亲王郡王们和权贵们趁乱打劫?如何继续驾驭藩镇武将听自己号令?

  事先没有一定权势,登基后要想掌控大局,无异于痴人说梦。古往今来,谋事成功的人,大多都是受到皇帝重用的人,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宝鸾压根就没想过班哥,是因为相比于其他皇子而言,班哥确实是根基浅薄。让他谋反,不如让他自砍一刀,后者更切实际。

  至于太子,太子有这个能力谋反的。

  但宝鸾不相信太子会反。

  太子是储君,又是皇后嫡长子,没有人比他更配称为“正统”。

  母子间再怎么闹,也是亲母子。皇后在一日,太子就在一日。

  自古东宫与中宫密不可分,二者福祸相依。史书里废完太子废皇后,或废完皇后废太子,不管废谁,反正一个倒了,另一个的结局也不可能好到哪去。

  现下扳倒太子就是扳倒皇后,而皇后专宠多年,轻易是不会让人扳倒的。她怎会坐视别人设计害太子?

  宝鸾坚定认为,太子造反是有人诬陷。

  接受宫廷正统教育长大的她,哪怕见过一些宫斗诡计,也不可能想到,皇后已经抛弃太子。

  她只想着这是一对亲母子,却不曾想过,史书里太子和皇后不可分割的例子,言,班哥确实是根基浅薄。让他谋反,不如让他自砍一刀,后者更切实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