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3 章 第 43 章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肖晴娘一连串的问题,林嘉有点怀疑她今天过来想借她做筏子找十三娘是假,来扫听才是真。

  肖晴娘不坏,就是有点麻烦。

  任谁也不喜欢被窥视。尤其林嘉在凌昭的事上很多还瞒了杜姨娘,就更加不愿意别人窥探了。

  “小宁儿认识四房的姐姐,走她的路子买的。”她说,“那小哥也是四房的,那位姐姐打发过来送东西的。哦,就是给我这个的姐姐。”

  她说着,拨了拨腰间垂下的压着裙面的琉璃珠子做的禁步。

  真真假假的话掺在一起讲,就比全是假话听起来更真一些,也不容易被拆穿。

  小宁儿的确是个伶俐的丫头,也的确好像认识不少人。肖晴娘有一回听见杜姨娘夸她说,自她来了,都可以吃上热饭了。

  后宅里若是能攀上管事妈妈或者有权势的大丫头,的确办起事来就不一样了。

  但肖氏不许她结交那些大丫头。因着理论上的身份差距,和现实里地位的不同,近之则亵远则易怨。

  要么自降了身份,要么容易自取其辱。

  “原来是这样。”肖晴娘略感失望。

  其实自己也不知道在期望些什么,又失望些什么。

  也没有置人于死地的大恶意,无非是人琐碎又灰色的天性罢了。

  又道:”原来你是帮四房的人抄经文呀。”

  杜姨娘在院子里晒太阳呢。

  她其实还年轻,比三夫人都年轻,但过的日子像老人家。

  见林嘉从院门口折回来,她磕着瓜子问:“聊什么了,这么长时间?”

  林嘉道:“她想找十三娘去玩。”

  杜姨娘哼了一声。

  十三娘主动使人来唤是一回事,她们自己找去是另一回事。十三娘给她四伯服孝呢,谁这么没眼色上门找人玩?十三娘还可以说年纪小不懂事,林嘉和肖晴娘可都不小了。

  林嘉道:“我没答应她。”

  “别理,谁想去谁自己去,别扯着我们。”杜姨娘道。

  杜姨娘的日子,不怕无所事事,不怕百无聊赖混吃等死,就怕“有事”二字。有安稳的日子过就好好过,谁也别没事找事。

  她的处世之道,言传身教地教会了林嘉,林嘉是很明白的,便抿嘴一笑。

  靠过去,放低声音告诉她:“她打听螃蟹的事来着,问南烛小哥是谁。我只说是让小宁儿托了四房认识的姐姐帮着买的,自己掏钱的。”

  杜姨娘开心:“你讲得好。”

  虽别人送也送得正大光明,但总归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说是自己买的最省事。

  她这外甥女啊,把她的聪明学了个十足十。杜姨娘深感欣慰。

  林嘉一笑,施施然回了房。

  只回到了桌边,却不想再练字了。

  凌昭大老远从京城奔丧回来的时候,凌四爷已经停灵有一段日子了。所以百日热孝已经过去了,四夫人供的那一批经文已经捐给了寺庙,听说还给了许多的香油钱,还为四爷点了长明灯,做了场阔气的大法事。

  现在已经不需要经常帮那边抄经文了。偶尔抄一份送过去,聊表心意也可以,但不再大量、急需,不用赶着做了。

  林嘉把刚刚收起来的字帖和纸都拿出来,发了会呆。

  肖晴娘虽不是什么特别贴心的密友,她那劝也不是全无道理的。倘若这些纸不是旁人给的而是要花钱买的,大概杜姨娘也会劝一劝。

  也不是不让她练字,杜姨娘还是很喜欢她能读书识字的,只是会让她用稍逊一等的纸罢了。

  甚至她的说辞林嘉都能想得到——

  “没必要。”

  林嘉摩挲着那份泛黄的字帖,微微地垂下头。

  似乎有一口气,被肖晴娘不经心地一捅,泄掉了。

  翌日早晨,南烛从梅林外缘拎着装了点心的食盒进来,一如往常。

  只是凌昭才抿了一口茶,眼睛一扫,却怔了一下。

  “她怎把字帖还回来了?”他问。

  他明明叫南烛跟她说过,不把字练出模样来不要还的。

  “谁催她了吗?”他蹙起眉头,语气有些冷。

  南烛道:“不会,我们怎么敢?”

  林嘉与凌昭之间借书、还书、赠纸赠物,都不是下人可以置喙的事。不论是他还是桃子,都不可能随便对林嘉说什么。

  他便是觉得林嘉不识货不知道这字帖真正的价值,都不敢多一句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