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周文竹买房第1/2段
金父听说了他们要买房子,还差十二两,最后算了算,直接给了他们十五两。这里面有今年自家攒的银子,还有金伯父还给他们的五两银子。至此,总算是凑齐了。
周文竹解决了买房的大问题。第二日千恩万谢的回了镇上,找徐捕快帮忙买房子。
徐捕快也没想到他能这么快凑齐了银子,私下里还问了张老板一个月给他开多少工钱。
张老板也惊讶于他集钱的速度,直接说道“可不是我们工钱高,这是他们自己凑齐的。”
徐捕快了然的点点头,果然不能小觑任何人。
房子买好之后,挑了个好日子,一家人终于在镇上团聚了。金老汉和两个儿子帮着一起搬家。他们来的时候东西不多,走的时候倒是添了不少东西。
周文竹现在欠了金家不少银子,在房子装饰上没舍得花一分钱。
金老汉反正很高兴。哦,王婆子看到端端正正坐在家里,打络子的小二,招呼一声,“小二来啦!”
年代:西周周恭王时期
陕西董家村发掘一个酒壶,是西周周恭王时期的酒器,专家发现这个酒壶的盖子上刻了132个字,记录了西周时期一个卖房子的小故事。
交换物:1300亩土地用来交换一条鹿茸的披肩、一条带花的小围裙、一些贝壳玉石
交易过程:
贵族矩伯看上了贵族裘卫的衣服,羡慕得不行了,于是赶紧找裘卫交换。交换的东西是土地!裘卫担心土地都是国有的,就把这件事报告了执政大臣,结果执政大臣说可以这样交换。于是矩伯、裘卫俩人还进行了授田仪式。
这应该是中国最早的、有记载的土地交易记录,虽说不能算是房屋交易,但也算是沾边了。
要想发财早,房要炒得好
二手房买卖的形成
古代买房都是二手房,新房轻易不卖。要想建房子先得有块儿地,然后还要雇工匠、买木材,才能给一家老小建个房子,这就是第一任业主。之后这房子就一代一代传下去。后代中若有考上科举上京当官的,就可以把房子卖给第二代业主。
古代最牛房地产商:垃圾场变闹市区
唐朝就有人专门开发商铺,找个人多的路边,建一些小铺子,建好之后有的出租有的贩卖,这就是最早的房产开发商。
《太平广记》中记载了这个叫做窦乂的、最早的房地产开发商的发迹过程。
炒房步骤:
买地
当时长安西市有十余亩低洼的、有污水的地方,大家都在这里倒垃圾。窦乂用三万文钱全部买下。
填坑
窦乂在这里树了靶、搭了棚,雇人制作煎饼、团子等小吃,吸引小孩子投掷石子,谁要是扔中了,就发免费小吃。很快低洼的水坑很快就被填平了。
建商铺
窦乂在这块地皮上建造了二十多间商铺用于出租,每天的房租都要收几千文钱,大发横财。这块地也成了繁华商区,被人称为“窦家店”。
古代奇葩房产政策
NO1西汉:只能买挨着家的房子
“不比其宅,勿许”(即买的新房必须得紧挨着现在的房子,别的地方的房子不许买。)
缘由:
方便统计住宅面积,防止偷税漏税。
NO2宋朝元朝:卖房要亲戚邻居签字
想要卖房子,先得通知自己的亲戚邻居是否愿意。
缘由:
古代对于房子究竟是属于个人的还是属于家族的没有严格的判断标准。私自卖房容易引起家庭矛盾。
NO3明朝:找房款制度
《明史》里记载,明朝有一种“找房款”制度。比如买家花了十万两房子买了套房,过了几个月,房价涨了,涨到20万两了,卖家可以找买家补偿差价。
房奴们的凑钱大法
NO1当铺抵押
NO2钱庄贷早在私有制产生时他也应运而挨着现在的房子,别的地方的房子不许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