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返回成都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公元223年,蜀汉章武三年,四月二十九日

  清晨,在江州与成都之间的一处山谷中。

  一支身穿着红色兵服的队伍,正浩浩荡荡地穿行在雾气之中。

  队伍前方是蜀国精锐的骑兵,后方的一众步兵则是紧跟其后,排成了一条长龙,都在默默地低头赶路。

  三架双头马车被夹在队伍之中。

  一位看上去十五六岁左右的少年,正端坐在其中的一架马车中,面色凝重,一言不发,少年正是要赶往成都的刘禅。

  在料理完刘备的后世后。

  塔.读-*APP,完全开源-免费的网文网站

  他命李严为永安督,率部驻守在永安郡。

  刘禅这么安排有两个目的,一是尊照刘备的临终之命,二是利用李严的人脉,笼络益州本土的人士,维持蜀汉各派别的平衡。

  李严理政和带兵能力都很强,早前曾在巫县、秭归任职,认识一些旧部,有他来防守此地,将会事半功倍。

  白帝城又倚仗长江天险,刘禅此前巡查过,在此处驻扎军队,足以防止东吴孙权再突然生事。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他与诸葛亮商议,令赵云的副将邓芝接替赵云的职务,赵云则是被调往成都,听候安排。

  与他一同返回成都的,除了黄权、冯习、傅肜父子、陈式、陈到等将领,当然还有马良、吴普和被俘虏的朱然。

  沙摩柯在伤势好转之后,刘禅让其返回武陵郡,叫他回到自己的族地,收拢蛮族部众等待时机,再行举事。

  前前后后大约用了六七天的时间,处理完永安的事宜,便与诸将在第二天天还没亮,就启程率队上路返回成都。

  山谷深处,雾气越来越浓,马车时不时的会压到一些石块,一路颠簸之下,队伍缓缓地向前行走着,刘禅抬手撩开前面的车帘,前方是丞相诸葛亮乘坐的马车,与他仅有两丈远的距离。

  透过薄雾,刘禅看到了他的这位“相父”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持羽扇坐在马车之中。

  原文来>自于。塔<-读

  刘禅心中思虑万千,他知道这是刘备在临终之际,为他买的一份永不过期的保险。

  刘备临终前对诸葛亮所说的“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一段话,犹在耳畔。

  刘禅知道这并非是刘备在试探诸葛亮,而是不经意间给诸葛亮戴上了一套无名的枷锁。

  刘备与诸葛亮相识于危难之中,长期相处之下,他深知诸葛亮向往圣贤的忠诚坚贞,洁身自好,视名节为生命。

  所以他这番话一出口,诸葛亮必然会诚惶诚恐,感激涕零,死而后已的去回报这份天大的恩情。

  甚至连诸葛亮会怎么回答,估计刘备都心中清楚,要是连这点本领都没有,刘备如何被人赞赏会识人,会用人,还怎么在乱世中当开国皇帝?

  在他原来的认知中,刘备似乎很是软弱,每逢战败总是抛妻弃子,遇事也只会哭,甚至被后世的人认为是“哭”出来的天下,如今看来,岂不是荒谬可笑。

  想到此处,刘禅不禁的摇了摇头,面漏一丝苦笑。

  前方马车中的诸葛亮自然不知道刘禅心中所想,正在看着沿途的景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