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万某有三问第1/2段
谢启的话自然是正中万林安的下怀,他是来走访各个村子的情况的,并不是来结仇的。
万一弄哭了小孩子,村里人以为他是拍花子怎么办。
谢启这话说完以后,这一大一小的两个男人相视一笑,之前的一切全在这一笑之中一笔勾销了。
万林安见谢启小小年纪就不同于其他村子那些玩泥巴的稚童,举手投足话语里隐隐的透露出一股大家之风。
他看着谢启的的眼神中对这个偏远的小山村,有了几分好奇探究之色。
被派到这偏远的威远县城,万林安自是不甘心的。不过他也不气馁,他有信心可以在这偏远之地做出一番政绩。
在这大梁王朝之中,要想升官最快的途径那就是靠政绩。
而获得政绩的方法除了兴水利、课农桑、辟田畴、增户口外。教化子民这一项也很重要。
青云村是属于威远县的,而万林安又是新任的威远县令,也是整个威远县的父母官。
教化子民自然也是他的责任了,这次他微服私访就是来进行一个简单的摸底的。好对以后的整个威远县做一个简单的规划。
想到此处,万林安看着谢启手上明显不符合他年龄的论语,起了几分试探之心,他想看看眼前这孩童究竟是何水平。
他一手牵着那匹肥美壮硕的骏马,一边拿着手中的折扇摇了摇有些好奇的问道:
“万某见小友手中拿着论语,只是不知小友你学到哪种程度了呢?不知小友愿不愿意与万某讨教一番。”
谢启听着万林安这话,面上淡定。心里却是愈发的肯定了他的猜测。虽然万林安对谢启自称是读书人,但谢启觉得万林安的身份远远不止读书人这么简单。毕竟大人物都是爱考校别人的。
谢启可不是一般的七岁孩童,他面对考校并没有害怕,反而是淡定一笑道:
“我不敢说学到了八九不离十,只敢说略知一二,还请万公子指教一番了。”
虽然说的是指教一番,但是谢启脸上尽管放马过来的表情不要太明显。
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宋夫子经常给谢启开小灶,更是有事没事就考校谢启。
谢启的记忆力本就好,在宋夫子这番磨练下他的进步自然是神速了。自然不怕万林安的考校。
谢启这话成功将万林安的胃口吊足了,万林安虽不是从小聪慧过人,但也是出了名的聪明。
在京城里他也不是没有见过天才,但像谢启这般自信的村童他还是第一次见,心下的兴趣愈发浓厚起来。越发的想试探一下这眼前的村童究竟是天赋异禀还是说说大话而已。
想到此处,万林安兴致盎然的抬起双手对着谢启行了行礼,率先开口道:
“既然小友这般自信,那万某就却之不恭了。万某有三问,还请小友听好了。”
谢启自然是不怕万林安出题的,听见他这话面上淡定的表情都没变,一副随万林安放马过来的架势。
说完这话,万林安就在脑海之中搜寻起来,试图想找出一句稍微难一点的片段来考考面前这个自信的小友。
思索片刻,万林安嘴角一勾,心下便有了答案。他摇了摇手中的折扇,看着一脸自信的谢启问道:
“君子有九思,是出自哪里呢?再敢问小友这九思究竟是哪九思呢?”
万林安这话一出口,谢启就在脑海中搜索相关的内容,下一刻谢启就在脑海中找到了答案。
随后谢启自信的将手轻轻背负于身后,看着万林安侃侃而谈道:
“君子有九思,这九思分别为: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凝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没得万林安继续发问,谢启又继续补充着释意道:
“这段话出自《论语·季氏篇》,它的意思是君子有了九件要反思的事情:思考眼睛是否看明白,思考耳朵是否听懂,待人是否温和,举止是否恭敬,谈吐是否真心,处事是否谨慎,有疑问是否得到解答,发怒是否有严重后果,得到东西思考是否理所应得。”
谢启掷地有声的声音回荡在这大榕树畔。
万林安听着这稚嫩的嗓音,忍不住闭上了眼睛,谢启说的话与他脑海中的内容重合,一字不差!
谢启说完了这段话的时候,万林安眼睛已经布满了惊喜之色,他开口夸赞道:
“不错
万林安这话一出口,谢启就在脑海中搜索相关的内容,下一刻谢启就在脑海中找到了答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