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定计(下)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对明廷则采纳汉族降官建议,确立"讲和与自固之策",重用汉将,进一步削弱了明朝实力。

  相比较之下,老奴的政策基本就是高压统治跟血腥屠杀,对待汉族投过去的官员也是当奴隶来用。

  这样一来,朱由校反而觉得要是老奴能多活上几年,对大明来说其实是有益无害的。

  毕竟老奴虽凶,可说到底还只拿自己当个异族大汗,对中原的野心并不很大,在施政上除了杀就是抢。

  而黄台吉不同,不仅有超越老奴的战略眼光,更具备政治家的阴狠和狡诈,历史上也正是黄台吉的一系列政策才为满清奠定了入主中原的坚实基础。

  而且只要老奴再坚持几年,那么阿巴亥也不会殉葬,如此一来,这个本就爱耍小心思的老奴大妃又能在后金搞风搞雨,她的三个儿子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也可以再其羽翼下多成长几年,以后也能在黄台吉手下多搞点乐子。

  更何况阿巴亥跟老奴的嫡次子代善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更该拿出来好好做做文章才对。

  越想越兴奋的朱由校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高声喊到:“魏忠贤……魏忠贤……”

  见没人答应,这才想起魏忠贤被自己撵去御膳房了。

  转身发现正一脸惊骇样看着自己的张惟贤跟施鳯来,朱由校摸了一下鼻尖,尴尬地笑了两声解释道:“啊,这个,叫二位卿家见笑,却是朕想到一些事情需要吩咐魏忠贤去做,既然他还未归,那便过会儿再说……来,吃酒,吃酒……”

  这等背后搅局,暗中下阴招的差事,自然是魏忠贤这种心思阴险的阉人去做才是最为恰当。

  所以也就不方便跟张惟贤和施鳯来细说。

  用后世一部经典电视剧里的台词来说:“这对付建虏,不仅要有大韬略,还要有小聪明。”

  与张惟贤和施鳯来又商定了五军都督府今后运转的诸般细节后,见天色不早,二位老臣连称不胜酒力,朱由校也不便强留,便亲送二位老臣出了御花园。

  张、施二人自是欣喜于皇帝如今的转变,亦是感激天子对自己二人的敬重,皆是好生的发了一通感慨,这才满是不舍的与朱由校作别。

  待两位老臣走得远了,朱由校转身正瞥见魏忠贤躲在御花园门口不远的拐角处正在张望,好笑的吩咐道:“去,把魏伴伴叫回来,朕还有几件事吩咐于他。”

  朱由校刚一坐定,魏忠贤便来到近前跪拜道:“老奴谢过皇爷……”

  “唔”了一声,朱由校说道:“此汝当谢英国公,若非英国公终以大局为重,汝以为其与东林联手共下,则汝可有埋骨之地否?”

  魏忠贤听了皇帝的话,身躯一颤,这才明白自己的处境竟是如此凶险。

  皇爷说的没错,自己原以为仗着天子宠信,无论内廷外朝自己皆是横行无忌,但自己怎么就忘了,皇爷叫自己压制东林诸党,可为了彰显威风,自己把勋戚一脉也是给得罪狠了。

  若不是这勋戚中最尊贵的英国公始终不肯与东林党联手,只怕自己早就……

  想及于此,魏忠贤向朱由校跪拜道:“老奴昏聩,今终知皇爷苦心矣……”

  言罢,已是伏地痛哭不已。

  朱由校摆了摆手道:“朕说过,只要尔等尽忠皇事,朕亦不屑拿尔等说事。回去告诉你那帮徒子徒孙,以往之事,朕可既往不咎,其后再背着朕搞小动作,朕若不知也就罢了,朕若知道,仔细了尔等九族。”

  “是,老奴定当严加约束属下,定不负皇爷所望!”

  魏忠贤始终明白一个道理,自己虽得天子宠信,但只要皇帝一句话,自己也只能引颈受戮;自己的一切都是皇爷给的,什么捧自己当“视剧里的台词来说:“这对付建虏,不仅要有大韬略,还要有小聪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