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找死人借点钱?第2/3段
这话也就是说说而已,人真饿的眼睛发红之时,别说是嗟来之食了,掉在地上的饭都能吃。
包括张小旗官在内,人们疯了似的冲向了粥棚,周围的十几支灾民队伍,也都蜂拥过来了,争抢着施舍的食物,人只有吃饱喝足了,才有精力思考别的事情!
…………
“薛小兄弟,小旗官请你过去一趟,有大事商议!
“大事,好!”
“这边走!
薛羽的本领不错,抢了一大碗小米粥,还有六个白面馒头,正在狼吞虎咽呢,一名士卒走到身边,附身低语了几句!
薛羽点了点头,向小鼠、百花蛇几人使个眼色,而后一边啃着馒头,一边随着士卒转了几个大弯,来到了一个土坡下面!
只见张小旗居中而坐,几名士卒站在旁边,胡铁匠则坐在一旁,几名泼皮无赖也站在旁边!
可以说,这支队伍里最强壮、最剽悍的男人都在这里了,这里距离宿营地又远,说什么不会被人偷听,是个商量事情的好地方!
“薛小兄弟,请坐!”
“谢了!”
薛羽还是个少年,可这一路走过来,凭着聪明的头脑、强悍的作风,赢得了众人的认可和尊敬,因此把他也给请来了。
至于请来的目的,薛羽隐约猜到了几分--大事不妙啊!
“本官无能,领着大家千里远行,没想走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如今咱们即没有钱、也没有粮,继续走下去,肯定会饿死在半路上!
不如就地解散,大家各寻出路去吧,至于是生是死,全凭各人的造化了!”
张小旗已经尽力了,可他的确没有能力,把这支队伍带到陕西了,与其饿死在路上,不如自行散去,这样或许还能活下几个!
听说队伍要解散了,众人的脸色一片铁青,如今这种情况,那里还有出路可寻啊?
摆在灾民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了,一是活活饿死,二是沦为贼寇!
因为灾情太严重了,河南很多地方发生了民变,拦路抢劫者有之,掠夺大户人家者有之,杀死官吏者亦有之!
不过吗,这些民变多则数百人,少则数十人,还无法形成气候,很快就被地方驻军镇压了,各处州、府、县天天立法场,砍人头!
“横竖都是死,做个饱死鬼,强过做饿死鬼!”胡铁匠手持大铁锤,瓮声瓮气的说到,很显然,这位是准备落草为寇了,毕竟与活活饿死相比,砍头起码还痛快一点,其他人也大都是这个想法!
就连几名士卒,也是目光闪动呢,因为队伍解散的话,他们也难有生路,返回河间府卫所吗,路费、粮食全都没有,十之八九会饿死在路上!
就算侥幸回去了,也会受到重罚的,或者到边塞充军,或者罚做苦役,那样生不如死!
既然如此,不如一起落草为寇算了,运气好的话,或许有条出路呢,大明王朝的开国功勋们里面,很多人就是出身草莽啊,别人能做到的,自己未尝做不到!
“薛小兄弟,你跟我们一起不?”
“这个嘛?”
说实话,薛羽不想队伍解散,那样自己又变成黑户了,之前的苦累也就白受了!
薛羽也不想落草为寇,或者揭竿而起,不是没有胆量,而是时机不成熟!
因为自古以来,造反者都遵循一个规律: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秦末,陈胜、吴广率先在大泽乡起义,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可是攻入关中,灭亡暴秦,分享胜利果实的,却是项羽和刘邦!
隋末,瓦岗军率先崛起于河南,围攻洛阳,声势浩大,重创了隋王朝的统治力量,可最后得了天下的,却是稍后举兵的李渊、李世民父子!
而那些率先造反的前辈们,无一例外的兵败身亡,成为了后来者的垫脚石,只剩下一座无人吊唁的孤坟!
同样道理,大明王朝已经腐朽了,可是距离灭亡还有一段时间,现在就扯旗造反的话,誓必受到朝廷的残酷镇压,第一个造反的人决不会有好下场,不是千刀万剐,就是诛灭九族!
薛羽不想被绑到法场上,一刀一刀的削成骨头架子,也不想做别人的垫脚石,因此不能扯旗造反,起码二十年之内不能!
驻军镇压了,各处州、府、县天天立法场,砍人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