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前往洛阳!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李精白称呼薛羽为小友,乃是平辈论交的!

  李岩称呼薛羽为羽哥,也是平辈论交的!

  李精白、李岩又是亲生父子,这关系就变得很乱了,三人交谈起来也很是尴尬!

  因此上,李精白叮嘱了几句,又交给儿子一份路引、一封书信,就带人返回府中了,倒是宋氏夫人拉着儿子的手,又依依不舍的叮嘱着,还抹起了眼泪呢,儿行千里母担忧,这话真是一点不假!

  母子二人正在话别呢,没想从李府里面,跟头把式的冲出一个人来!

  “师兄,慢走,带上我啊,我跟你一起去洛阳城!”

  来人的胡须、头发都被烧焦了,衣服上全是大小窟窿眼,小脸熏的乌黑发亮,就很灶王爷差不多少了。

  众人仔细的辨认,这才认出是何医官!

  最近几天,何医官忙着各种实验,已经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人也有些疯疯癫癫的,时而哈哈大笑,时而望天长思!

  一边思考问题,还一边流口水,让人们很是担心他的身体,六十多岁的老人家了,这要是一口气上不来如何是好?

  今天早晨,遇到解不开的难题了,本想找薛羽问个究竟,结果找了一圈没找到人,向家丁们打听才知道,薛羽今天要启程出发了,这才追出门来了。

  “师弟,你受福王府的举荐,要去京城当御医的,岂能与我一路同行呢?”

  “无妨,我辞去御医一职也就是了。”

  “啥,御医你都不当了?”

  “不当了,能追随在师兄身边,学习精妙医术,余此生足矣!”

  何医官一生痴迷于医学,为了学到本领,别说区区一个御医,就是内阁首辅大臣,他也不懈得去当呢!

  薛羽有点傻眼了,自己要到陕西去,一路上不知遇到什么事呢,带上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多有不便,何况也没法安置他啊!

  这位又是小暴脾气,要是硬甩了他的话,不是一头撞死在路边,就是找颗歪脖树,用腰带把自己给吊死了!

  必须想一个办法,让他心甘情愿去京城,而能吸引一个医学疯子的,恐怕就只有……

  “那真是可惜了,皇宫内有一部《永乐大典》,据说里面收集了很多本、在民间早已失传的古医书,本想着师弟去当御医,可以找个合适机会,把这些古医书抄录下来,让师兄我也看一看,没想到师弟你却要……唉,真是可惜了!”

  薛羽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就像跟什么宝贝失之交臂似的。

  “《永乐大典》里面,有失传的古医书,师兄此言当真?”

  “千真万确,据说《脉死侯》、《经脉书》、《尺简》、《六十病方》等失传已久的医书,皆收集在其中,里面有很多活死人、肉白骨的秘方,每一本皆是无价之宝啊!”

  “这个嘛,让我在想一想!”

  何医官也是饱学之士,自然知道《永乐大典》的事情了。

  永乐元年,明成祖-朱棣命令翰林学士-解缙主持纂修一部旷世大典,解缙组织学士们投入工作,于第二年便纂集成书,取名《文献大成》,由于短期草就,内容不丰富,不合成祖朱棣之意!

  不久之后,成祖又加派太子少师-姚广孝监修,动用了几千名文人,花费了大量的钱财,历时四年时间,终于编纂成书了,并取名《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收录古代重要典籍七八千种,共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三亿七千万字:经、史、子、集、释庄、道经、戏剧、平话、工技、农艺、医卜、文学等无所不包。

  该书编成之后,即珍藏在南京的文渊阁,永乐迁都,又移至北京-宫内的文楼里,只有极少数能够观看,外人是接触不到的,故而显的极为神秘!

  如果说,《永乐大典》里面,收集有民间失传的古医书,这话绝对值得相信呢!

  正因为相信,何医官才陷入了痛苦中,一方面,他想跟在小师兄身边,学习精妙的医术!

  另一面,他也想到皇宫里,亲眼看一看,《永乐大典》里面收集的古医书!

  可是自己不会分身术,鱼与熊掌,如何兼得呢?

  “师弟不必烦恼,以我之见呢,你不如先去京城当御医,把《永乐大典》里面的古医书抄录下来之后,再来与我汇合,咱们师兄弟一起探讨医术、造福苍生,如此岂不两全其美吗?”

  “师兄所言极是,小弟这就启程进京,一定把古医术抄录下来!”

  “如此,师弟一路保重,为兄等你的好消息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