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4 章 三合一第3/4段
姚正的话没得到平珍的回应,只换来平珍艰难的在五花八绑的情况下翻身背对姚正。
平珍的反应让姚正脸色涨红,开始连名带姓的称呼平珍,细数这些年他对平珍多好,平珍却是只养不熟的白眼狼。
姚正越说越怒,脾气逐渐失控,言语辱骂的对象从平珍蔓延到龙凤胎身上,质问平珍,龙凤胎是不是他的骨肉。
“你不配做他们的父亲。”平珍只用一句话就将姚正刺激的彻底疯狂,险些以手无缚鸡之力的文臣之身拆了关押他和平珍的牢狱。
纪新雪抬手止住公主府属官的话,他对姚正的疯言疯语没有任何兴趣,“只说平珍都说了什么。”
公主府属官点头。
平珍从头到尾只说了两句话。
“你不配做他们的父亲。”
“是你亲口断了他们的活路。”
纪新雪将平珍的话记在心中,吩咐道,“将平珍提去关押安业司簿等人的地方,为她单独准备牢房,仍旧不许她开口说话。记下所有靠近过平珍牢房的人,无论是否因为当差才会靠近平珍都要仔细调查......算了,这件事我会交给金吾卫。你们只管将平珍是姚正外室的消息,不动声色的透露给钦差。”
交代完对平珍的安排,纪新雪才想起来他还有件重要的事没问,指着装铜片的‘红鲤鱼’问道,“这是谁府中的东西?”
他看着虞珩用整个下午的时间破解各种‘巧器’,这条‘红鲤鱼’本身的价值在这些‘巧器’中只能算一般。
颜梦捧着翻到最后一页的册子道,“是从文书堂中搜出的东西,原本已经被归类为正常的物件,玉匠却坚持这个摆件给他的感觉不对劲......”
因为玉匠指天发誓,他们才抱着宁可信其有的心思在册子中添上‘红鲤鱼’。
纪新雪点头,“三个月后赏那玉匠五十两金,允许他的直系三代亲眷出匠籍。”
目送颜梦和公主府属官离开后,纪新雪勉强维持的平静瞬间破功,他激动的抓住虞珩的手腕,以几不可闻的声音道,“这就是我与你说过的异域花!”
虞珩下意识的接口,“白玉平安锁?”
他刚看到铜片上图案的时候就觉得格外眼熟,也曾想过是白玉平安锁上的异域花,但两者之间还是有不小的差距,所以才不敢确定。
纪新雪肯定的点头,铜片上的图案确实与白玉平安锁上的点缀相差不少,但他不仅看过白玉平安锁上的异域花,还知道其他在猎山行宫遇刺的人佩戴的饰品上的异域花是什么模样。
铜片上的异域花,与在猎山行宫遇刺身亡的一位宗室县主鞋子上的绣纹一模一样。
纪新雪仔细回想刚才在场的人,除了他和虞珩就是长平帝亲自为他挑选的公主府属官和颜梦,都是可靠的人。
他借口要立刻盘点姚正隐匿的赃银让人去找霍玉和张思仪,命霍玉派人八百里加急将带着异域花图案的铜片和以银线绣着‘白’字的丝绢送回长安。
三日后,纪新雪先收到长平帝对姚正招供内容的回应。
向来吝啬于在书面上称赞儿女的长平帝专门用一页信纸的篇章夸纪新雪长大了,可以为父分忧。
交代正事时却恢复往日吝啬笔墨的风格,只用短短三行字交代纪新雪要如何做。
纪新雪从头到尾读了七八次长平帝的回信,才敢相信这封信真的是长平帝亲笔所写。
他怀疑长平帝写信前饮酒了,写完前半部分才醒酒,但是他没有证据。
纪新雪按照长平帝的嘱咐隐下姚正已经招供的消息,隔三差五就去‘审问’姚正,每次都去时意气风发,离开时怒容满面。
为了让他的怒火看上去更真实,纪新雪还特意在‘审问’完姚正后去找钦差的茬。
由于钦差的态度过于柔软,纪新雪总是会产生他在持强凌弱的感觉,像是熊孩子不依不饶的捅已经团成一团的流浪猫肚皮。
因为‘流浪猫们’仿佛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好脾气,其中的异类就格外显眼。
比如在帮助张思仪清点江南商人财产时,试图对已经送回江南商人住处的‘巧器’动手动脚的户部员外郎。
再比如总是不经意的路过关押平珍牢房的刑部员外郎。
......
无论这些人抱着什么样的心思,都会被纪新雪提前安排好的人恰到好处的打断,只能等待下次机会,再完成他们只差一点就能完成的目标。
可惜纪新雪不会给这些人再次接近目标的机会,作为在商州说一不二的公主,还有戴侍郎和宋侍郎这两个极致追求不粘锅的钦差正使在,纪新雪只需要随便找点茬,就能在不暴露真实用意的前提下限制死不老实的人。
随着‘死亡’名单上的人越来越多,纪新雪等到了长平帝根据异域花铜片的回应。
这封信中关于异域花铜片的话只有短短两个字。
‘很好’
然后是告诉纪新雪,京郊大营军卫正蓄势待发,会顺着商州进入到山南东道,让纪新雪先按住商州案的进展。
纪新雪若有所思的望着这封只有三行字的信,更加确信长平帝上次给他回信前喝了假酒。
为了完成长平帝的交代,纪新雪因长安朝臣疯狂的弹劾,在封地公主府大发脾气,终于肯放权给长安来的钦差,允许钦差与部分被关押的罪臣接触。
这些罪臣都是纪新雪和虞珩对着卷宗精挑细选的人,他们自始至终都没老实的招供出有用的信息,怀揣着莫名的自信,坚信会有人保他们。
之前纪新雪赶时间捕捉大鱼,没空理会这些虾兵蟹将,如今正好用这些人迷惑钦差,让长安的人摸不清公主府调查‘商州案’的真正进度。
钦差的效率出乎纪新雪预料的高,毫不费力的撬开虾兵蟹将的嘴,直接问出在长安为这些人撑腰的首恶。
蒋太师。
要不是两年前蒋太师在牢中自裁的时候,长平帝不忍见老臣无坟,让皇子、皇女为蒋太师立碑。纪新雪曾亲自将据说能镇压邪祟的灵珠放入蒋太师的棺木中,他都要以为蒋太师诈尸了。
蒋太师在焱光末年自裁,商州中的江南商人却是在长平元年骤然变多,商州官员和江南商人越来越肆无忌惮的行为也大多开始于长平元年。
这都能赖到蒋太师身上,也不怕蒋太师真的诈尸。
纪新雪勉强忍住将钦差的调查结果砸在戴侍郎和宋侍郎脸上的想法,捏着鼻子让人八百里加急将这份调查结果送回长安。
回头就和虞珩打赌,戴侍郎和宋侍郎还有多久致仕。
因为两人的答案出奇的一致,都认为戴侍郎和宋侍郎会在两年内被挪去清闲衙门养老或者直接致仕,只能遗憾的放弃打赌的想法。
纪新雪却不知道,他被不靠谱的钦差气的吃饭都没胃口的时候,长平帝正以手杵头,含笑望着如同小姐妹扯头花似的滚成一团吵架的朝臣们。
长安朝臣远比纪新雪更关心商州案的首恶是谁,有能力瞒下如此大案的人必身居高位,身边有无数簇拥的门徒。
这样的人以如此不光彩的方式倒下,不仅代表朝堂将空出无数位置,也代表会有新的权臣出现改变朝堂格局。
因此朝臣们才会对纪新雪按着钦差的行为极度不满,几乎每天都有三四十封折子是弹劾安武公主把持朝政。
纪新雪终于同意钦差审问罪臣后,突然出现奇怪的现象。
长安的消息永远比商州快。
早在钦差审问罪臣,得出首恶是蒋太师的结论前,长安内就传出流言。
&emr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