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充满朝气的年轻人第1/3段
1979年。
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二年。
也是恢复高考的第三年。
这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时代;
这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
也是一个泥沙俱下的时代;
更是一个激情迸射的时代!
浪涛澎湃,谁立潮头……
赵志鹏一口气吃掉四个大饼子,喝了三碗菠菜汤,然后抹着嘴巴说:
“爸,我去队里了!”
赵支前坐在炕上,一个大饼子刚吃一半。
他看儿子一眼,“去呗。”
他性格沉稳,吃饭总是不紧不慢。
赵支前和父亲刚好相反。
他吃口饭也风卷残云,一个大饼子,两口下肚了,嚼都不嚼。
沈淑娴看看箱子盖上的闹表,“去这么早噶哈,还不到七点呢。”
赵志鹏戴上帽子,“妈,我先去看看开啥会!”
沈淑娴叨咕道,“开会啥用,还不是勾一两毛钱。明天就考试了,你也不看看书!”
赵志鹏哈哈一笑,“妈,明天考试,今天看书,已经没用啦。”
沈淑娴不爱听这种话,“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赵月手里拿着葱叶在大酱碗里蘸了一下,“妈,你还不明白,我哥要去便示便示,让大伙都知道,他明天参加高考了!咱们大队,就他一个人。”
赵月是赵志鹏大妹妹,正在读小学五年级。
赵月的话,一下就说到赵志鹏心里去了。
整个黑石沟大队七八千人,就他一个应届毕业生。
这也相当古代去考状元,他感到很自豪,又是张扬的性格,能不急着去便示一下么。
可他不想承认,乐哈哈地说,“瞎说,有啥可便示的!”
赵月笑道:
“哥,承认就得了。”
“承认个鬼!”
赵志鸿说着,风也似的出门去了。
看儿子走出院子,赵支前忧心忡忡地说:
“一天天神神叨叨的,这要是考不上,我就没脸在黑石沟活了!”
赵支前是一队第二贫困的一家。
比他们家强的人家,都没供孩子上学。
只有他格楞子。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吃不上半年饱饭。
苦春头子的时候,一家饿人的直转磨磨,可他还瘦驴拉硬屎,四个儿女,都供着念书。
这让全屯子人都看不惯,总是冷嘲热讽,说他瘪着肚子,到头只会供出四个肩不能担担,手不能提篮的书呆子。
特别是生产队长刘建国,大会小会都要含沙射影地讲几句:
“生产队缺劳动力,有的人却让孩子念书,农民祖祖辈辈就是种地的,记住二十四节气,知道啥时候播种,啥时候割地,啥是草,啥是苗就行了,都去念abc,地不就荒废了,地不打粮食,人吃什么,人没饭吃,国家建设咋办!”
“有的人,祖坟都没埋正地方,还想供出几个秀才,驴球球的,是那种虫鸟候,一家饿人的直转磨磨,可他还瘦驴拉硬屎,四个儿女,都供着念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