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蟋蟀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蒲素没你拿回家,敲蒋俊房间玻璃,把他弄醒,爬进去两人怎么吃都吃不完一只。

  “要是有啤酒就好了!”

  蒋俊说道。

  蒲素身上有零钱,可当时社会上半夜什么都买不到。

  原本撬挖蟋蟀洞的工具他用老蒲从厂里拿回家的螺丝刀,但是后来大孩子告诉他不能再带这个出去了。

  有几个大孩子半夜被联防队拦住,从书包里搜出螺丝刀就怀疑他们盗窃。事实上蒲素相信,一定有人打着这个名义去盗窃,比如他就用这个名义翻到人家院子里了。

  后来那样的事他再也没敢干过。

  好在纺织厂,什么稀奇古怪的工具都有,他现在带的扁扁长长的铜钩好像就是车间某一道工序的工具,要多少有多少。

  像他们生活区的孩子,经济民警都认识他们,进入厂区还是很容易的。而且厂区里的车间布局都熟悉,哪个车间都有熟悉的阿姨叔叔,不是邻居就是同学的父母。

  小时候用木板做推车,就是三个滚轴,前面一个掌握方向,后面里面架着木板坐人的那种。蒲素不知道做了多少,去车间拿滚轴,都是黄油封好,崭新的。什么尺寸都有。木板,厂里更多。

  所以他们空着手进去,出来的时候就一人推着一辆车出来了……

  蒲素对蟋蟀是发自内心的真爱,而且他真的有天赋。从小到大他说好的蟋蟀一般都是常胜将军。而且一直有人说他手气好,总能抓到厉害的蟋蟀。

  小时候,他哪里懂得系统的培养蟋蟀?有的晚秋虫,被他抓来就开斗,很好的品种和品相一败他就不要了。其实有的虫只是没发育,还没到时候。

  比如泰森,他再猛,6岁的时候也打不过一个12岁的废柴。

  开始他只是在家里养着,后来有大孩子告诉他可以去花鸟市场换蟋蟀盆。于是第二天,蒲素就故意穿着一身捉蟋蟀的衣服坐上车去花鸟市场,书包里带着竹筒。

  到了一个老头开的蟋蟀用具店,他问人家蟋蟀收不收,刚逮回来的。

  “只换盆!”

  老头也狡猾,那种紫砂新盆,当时好的卖一元。他进货价就不知道是多少了。

  蒲素假装考虑一会,说。:“行吧!”

  老头于是就挑选他的蛐蛐。放到垫了纸的饭盒里,盖上大网罩,上上下下的看着。

  “您怎么不打一草?肯定开牙!”

  蒲素心虚地说道。在家都试过,这些虫一打蛐蛐草还是都开牙的。

  “小朋友,以后这个时候的虫别打草,还嫩,伤牙!”

  老头还不错的,教了蒲素一些常识。

  每条蛐蛐最后少的换了一个盆,多的换了三个,用一个塑料长网兜拎着,蒲素屁颠颠的回去了。

  后来蒲素没少去,后来家里多了几十个蛐蛐盆,没花一分钱。

  老蒲知道了,也没骂他。大概觉得他要是知道,大概也会这么干。毕竟不是伤天害理的事情,而老头原本也是在糊弄小孩。

  只不过自家儿子比他还聪明点。

  蟋蟀这方面,蒲素的启蒙老师就是老蒲。但老蒲本身就是野路子,一点师承来路都没有。所知的非常有限,所以只能算是个引路人,培养了蒲素的兴趣。

  他所知道的那些,很快就被蒲素掌握,甚至很多东西蒲素无师自通比他要厉害了不少。所以,在其他方面老蒲有优越感,在蛐蛐上,他知道儿子比他强。

  自从当兵,蒲素几乎都忘记蟋蟀这一茬。这次被老蒲一勾,到文庙一看,立刻就美了。他在一个山东妇女摆的卖蟋蟀的摊子前,看了一会,挑了一条小虫,花了五元。

  摊子上写着粉笔字,“10元三条,一条五元”,他宁愿花了五元也只挑了一条。老蒲买了几个罐子,都暂时不能用的。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