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2 章 红烧肉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闲聊的众人都忍不住笑了。

  汪振东见她们一个个都不信也没解释,事实会替他证明。

  杜大厨要教硬菜,不论前台打菜卖票的,还是平日里买菜打杂的人都朝伙房跑去。一个个拉开架势等着杜大厨传授厨艺。

  鱼是做给学生吃的,就不可能一条一条的来。杜春分把鱼剁成小块,徐广富去烧火。

  油热煎出金黄,香味飘满整个厨房。

  杜春分道:“煎鱼的时候千万要注意不能翻动。”

  徐广富一边看锅底下的火一边问:“这样就好了?”

  “咋可能。”杜春分下意识说出来,不禁问:“没吃过红烧鱼?”

  徐广富老实点头:“听说过。红烧是怎么红烧?”

  杜春分:“别急。”两面都煎出金黄,就在众目睽睽之下加酱油,“其实应该加点黄酒,可惜咱们这儿没有。幸好有姜。”说话间加一点盐,然后就加水,“锅底下现在这个火就行了,不用再加煤,水炖的差不多就好了。”

  徐广富不禁问:“这么简单?”

  杜春分点头:“是呀。”

  徐广富反而不信了,这么简单的话谁都可以做啊。

  今天做红烧鱼用的是草鱼,草鱼又不贵。

  徐广富不禁打量杜春分,“不可能吧?”

  杜春分见状,笑道:“饭店不能这么做。饭店里的鱼都是整条的,葱姜蒜一个不少,还得勾芡。”

  徐广富忍不住说:“我就说嘛。”

  杜春分道:“其实也不简单。”

  准备去忙别的的人赶紧停下。

  杜春分:“做这个菜最重要的是煎鱼。鱼没煎好,等做好肉就散了。酱油放多了不好吃,盐放少了不够味儿。水放少了不行,放太多跟煮鱼没两样。这些都得注意。”

  卖票的那位职工不禁问:“杜师傅,这就是人常说的,越简单的菜越考验厨师的功力?”

  杜春分笑道:“是有这个说法。这道菜谈不上功力,经常做饭的人只要舍得用油都能跟我做的差不多。”

  负责打菜的职工说:“肯定还是有区别的。”

  此话一出,立即有人接道:“当然。别看杜师傅说的简单。就说放酱油,放多少合适?杜师傅肯定说适量。适量是多少?经常做练出来的。不用称称,杜师傅自己也说不上来。

  “还有煎鱼的时候,咱们看不见底下,咋知道什么时候煎出金黄?煎的时间少,翻过来鱼肉就有可能散了。煎的时间长,可能就煎过头,煎成酱色。对吧?杜师傅。”

  杜春分微微点头:“是这样不错。咱们这儿鱼肉多,只能用锅铲。要是自家做只有一条鱼,就用筷子一块块翻过来。

  “酱油不知道放多少合适,按照自己想的放。但放了酱油就别放盐。快出锅的时候尝一下味道,味道淡再放点盐。这样就能避免把鱼肉做咸了。”

  徐广富不禁说:“听杜师傅这样一说,就算我现在知道怎么做,也别想一次就能做的味道刚刚好。除非杜师傅帮我放调料。”

  卖饭票的职工忍不住说:“你知道什么时候煎到两面金黄?”

  徐广富想一下,心里没底。

  杜春分:“不论多简单都得多做。好比煮大米粥,水多水少都不行。还有煮面条,看似简单,一样的面一样的配菜,也很难做出人家饭店那个味儿。”

  徐广富懂了:“红烧肉红烧鱼都是红烧,是不是跟这个差不多?”

  “差得多。”杜春分看一下还没切片的鱼,“红烧肉先不急,等老汪回来再说。我现在收拾鱼,做酸菜鱼。”

  杜春分还没把鱼片切好,红烧鱼的香味就飘出厨房,飘到院外。

  如果只是自家小锅做的没有这个效果。

  食堂大锅,做鱼的锅铲都是特制的,跟铁锨似的。这么一大锅鱼开锅,可想那个烟多浓郁。然而烟味还未散去,鱼骨汤又冒烟了。

  酸菜鱼还没做好,红烧鱼差不多了。杜春分把红烧鱼盛出来,又开始做红烧肉。

  红烧肉的味儿可比红烧鱼浓,以至于在食堂路口聊天的人就发现起初淡淡的香味变得越来越香,简直忍不住留口水。

  能飘到外面的香味,只有食堂的大锅饭。

  有人忍不住问:“食堂做什么吃的?”

  有人想到汪振东刚刚说的,杜师傅说,不过了!

  汪振东去菜市场买肉,众人都看到了,以为做土豆片炒肉。

  结合这个香味,有人大胆猜测:“不会是红烧肉吧?”

  “红烧肉?不过了?”有人惊呼一声,说出来也想到汪振东刚刚的话,顿时又忍不住惊呼:“不会p; 杜春分还没把鱼片切好,红烧鱼的香味就飘出厨房,飘到院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