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师兄弟第2/3段
实际上,赵恒的银针当然是藏在储物空间里的。
罗慧玲笑了笑:“赵医生还真是敬业啊。”
因为有赵恒在,罗慧玲和方家姐妹也并没有聊起自家的私事,而是询问了一些附近的各类设施,哪家的饭馆好吃又便宜?哪里可以买到被单?哪里可以买到蔬菜水果等等。
赵恒也是一一介绍,还给她们说了一些在这里住的注意事项。
吃过饭,赵恒留下一张名片:“这上面有我的私人电话和医馆的电话,如果遇到什么比较紧急的事情,也可以打我电话。”
罗慧玲接过名片:“今天谢谢你了,赵医生。”
“没事,以后大家也都算是街坊了。”
离开以后,赵恒并没有着急回家,而是去了医馆。
晚上的时候,赵恒都是一个人坐镇医馆,等待白天提前约好的特殊病人上门。
今晚的病人并不多,只有两个,都是开着奔驰来的,赵恒给他们每人开了三天的汤药,轻松赚了三千六百块。
白天忙活了一整天,诊费加上医药费,也才赚了一千二百多,还没有除去福伯的工钱。
果然,还是这些有钱人的钱好赚。
当真是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啊。
不过,这点钱对赵恒来说,也不算什么,他也是见过各种大世面的。
在这个年代,香江一些白领的工资,大概是五千左右。
赵恒这样一个月十来万,绝对是不低的。
当然,赵恒的收入,也不仅仅是这家医馆,还有距离这里不远处的一处武馆。
送走两位客人,关上店门,也才八点半。
赵恒开着车,走了两公里,来到一处临街的六层楼房门口。
上了二楼,在楼梯口正对着的,就是赵恒家的武馆,形意门。
赵恒祖上这一支,传自近代形意拳祖师李洛能的八大弟子之一,刘奇兰。
刘奇兰是北方形意拳主要传承者之一。
而且,刘奇兰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技击家,还是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家。
他无门户之见,破守秘之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实属难能可贵。
由此可见刘之博大胸怀与教育思想之开明,他广泛联系各派、切磋交流技艺,集思广益,不断对拳技拳理进行总结。
重视武技训练,善于因材施教,因而刘奇兰所传弟子成功者甚多,其中较为著名的有:李存义、张占魁、王福元、耿继善、周明泰、田静杰、刘凤春、刘德宽及其子刘文华等人。
赵恒的祖上,也是刘奇兰的徒弟之一,后来传到赵恒爷爷那一代,为躲避战乱,举家南迁,来到香江。
一开始,赵家很低调,并没有以武术开馆立派,而是以祖传中医为业。
只是到了赵恒父亲这一代,因各种环境原因,才想要开办武馆,招收徒弟,以求自保。
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赵恒的父亲一共收了五个徒弟。
所以,到了赵恒这一代,加上赵恒,一共六人。
大师兄郑荣辉,今年三十岁,是个孤儿,自幼跟随赵恒父亲习武,也算是学有所成,如今在武馆当总教练,负责招募培训下一代弟子。
&ems
赵恒开着车,走了两公里,来到一处临街的六层楼房门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