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 章 六十年代好种田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机器发出轻微的轰鸣声,里面装着的淡黄色的液体,浸泡着一袋袋真空包装的稻粒。

  田蓝下意识地伸出手靠近,还未触碰就感受到刺骨的凉意。

  这是闹哪出啊?难不成空间觉得她挺失败的,都不乐意给她提供好吃好喝,打算让她自力更生,自己给自己做饭吃了。

  呵,要夸奖空间够良心吗?不仅给了稻谷,机器旁边的塑料盆里面居然还放了两条鱼。肯定是现在都5月份了,怕鱼容易臭,还特地帮她给冻了起来。

  我可真谢谢你啊,空间同志。你也太看的起我了。你到底是从哪儿产生的错觉,认为我会烧鱼这种高难度的技术活?

  承蒙错爱,小的真的不行。

  田蓝正腹诽呢,突然间她感觉哪里不对劲。

  是鱼!那泡在水里的冻鱼,褪去了身上的冰碴,鱼鳃一张一合,原本已经发白的眼中也渐渐变黑了,然后鱼尾一摇,它居然在桶里游动了起来。

  卧槽,这震撼效果丝毫不逊色于千年冰尸复活呀。

  饶是田蓝算半个专业人士,她也叫眼前的场景吓了一跳。

  我谢谢你啊,空间同志,得亏你没有大变活人。

  好歹冻鱼复活,还能直接吃。这要冒出个活人,那可真没办法整。

  此事说来玄妙,其实也没多神奇。眼前的一幕就是曾经朋友圈里刷过屏的视频——冻鱼复活。它应用的是低温快速微冻技术。

  该项技术常用于肉类果蔬保鲜,可以让冰冻过的食品解冻后还保持原性状。

  至于泡在淡黄色液体里面的稻种,田蓝再仔细看这台机器,就明白过来了。这是一台微冻机。它正展现的是低温微冻技术的另一项主要应用方向——制种栽培。

  机器通过超低温处理种子,诱导种子发生生理生化突变,形成变异遗传,从而培育出新的优良品种。

  这项技术跟航空育种一样,都是物理育种新法,不过相较于后者,它的费用更加低廉,设备要求简单,而且随时随地都能开展实验。

  田蓝有些迷糊,不太明白为什么空间要提供这些给她,难道是希望她在杂交领域发挥积极的作用吗?毕竟超低温育种技术可以应用到农、林、果蔬花卉、海水灌溉作物等各个领域。

  但是,空间同志,你打算让我将机器搬出去吗?

  不要开玩笑了,农作物的种子,我可以说自己是从全国各地搜罗来的。

  毕竟在这个时代,是全民参与到农业科技工作中来。各处都有自己的育种站,连生产队也有自己的农技员,专门搞农业科技创新发展。

  大家信奉的是集体智慧,从来不突出个人贡献。她在里面混水摸鱼还说得过去。

  但是这么一台机器冒出来,那就很难解释了。

  空间大概不耐烦她的不识相,不仅没有给她更多的提示,还直接将她一脚踢了出去。等到她再睁开眼的时候,她人还躺在招待所的床上。

  对,就是那种普通的床。她没睡床底,也没有下铺给她睡。

  昨晚她实在太累了,压根都没想着要跟空间打声招呼什么的,就光想睡觉了。

  呵!这算是又升级了吗?但凡只要让她躺下来睡觉,她就能进入空间?

  这又是基于什么开启的奖励模式呢。

  褒奖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被人直接从宁甘农场踢了出来,还能够乐观地活像打了鸡血一样?

  呵呵,谢谢你啊。谢谢你带我参观,让我过过眼瘾。

  田蓝暗自腹诽空间的小气,光看顶个屁用,她要的是东西。

  外面响起了敲门声,服务员询问:“田蓝同志,请问你起床了吗?有两位解放军同志拜访你。”

  田蓝赶紧跳下床,请求对方:“5分钟,5分钟后我过来。”

  “好,那我让解放军同志在饭堂等你了。”

  在没有化妆品,连护肤品都是稀罕物的时代,五分钟足够粗糙的猪猪女孩刷牙洗脸梳头,然后跑去饭堂了。

  反正现在已经是5月份,鱼米之乡的空气湿度上升,脸上不抹任何玩意儿也不会干了,那就这样吧。

  就是她现在头发长长了,天又热还是得梳成两个小辫子,才方便出门见人。

  坐在饭堂里的解放军一老一少,年纪大的约摸50岁上下,年纪小的很可能还不到20。两人都正在吃早饭。

  这回田蓝学聪明了,没有急吼吼地冲过去直接吃饭,而是一本正经地走到画像之前开始大声向伟大领袖请示今天的工作,然后还开始唱歌。

  唱的是啥呢?唱的是“敬爱的主席,您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我们有多少贴心的话儿要对您讲,……”

  她当然不会唱,可是什么叫做滥竽充数呢?跟在大部队里头,张嘴不出声,糊弄过去就差不多了。

  田蓝再到饭桌旁打招呼时,年纪大的军人就招手:“一块坐下吃吧,尝过咱们这边的红糖糍粑没?好吃呢,尝尝看。”

  田蓝没客气,她现在对大米制品相当感兴趣。红糖糍粑外脆里糯,一口咬下去,真是又香又甜。

  年纪大的军人看她喝完了一碗粥,又吃了两根红糖糍粑,估摸着差不多了,才开口说正经事:“田蓝同志,我们三江农场欢迎你的到来。听说你在农业生产上很有见地,这次特地邀请你过来,就是希望你能够和我们大家一起群策群力,争取早日完成今年的垦荒工作。”

  田蓝心中暗道,谁说当兵的不骗人,这张嘴说瞎话的功力也是够够的。还请她来呢,估计接到领导命令之前,这位农场的邓主任压根就不知道她是哪号角色吧。

  不过田蓝当然不能在人前就说这种话,她立刻浮现出谦虚淳朴的笑容:“能够和三江农场的同志们一块儿为垦荒工作做贡献,是我的荣幸。就是不知道,三江农场土地的特点是什么?目前需要开垦的荒田又是怎样的情况?”

  桌上两位解放军都笑了起来,年纪小的那位郭秘书还老气横秋道:“你可真是性急,等待会儿我们开碰头会的时候,你就知道。”

  碰头会不在招待所开,事实上,田蓝舒舒服服的小日子在吃过这顿早饭后就结束了。她要去农场报到了。

  幸亏昨天洗完澡之后,她随手将衣服洗干净,晾了起来。所以她才能及时收拾行李,跟着两位解放军回到部队。

  车子足足开了半个多小时,抵达营房。田蓝站在屋前四处张望,说从天堂到地狱有点儿夸张,但豪宅到贫民窟却是货真价实。

  部队的营房有多破?这么说吧,就是土坯垒起来的草房。

  毛竹搭架子,稀泥和麦草晒干了做成的土坯盖成房。没有玻璃窗,窗子就是竹竿扎成的四方块,上面蒙上塑料纸。

  屋顶盖的是芦苇,再往上就是麦草,用稀泥糊成一片。

  唉,可以想象碰上暴雨天气时,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的崩溃了。

  摸着良心说,这里还比不上他们西大滩的营房呢。起码他们的房子是用石头垒出来的。

  田蓝放下行李,都来不及叹气,郭秘书就招呼她赶紧去隔壁开会。

  会议室也没多豪华,嗐,豪华两个字放在这儿有点寒碜人的意思。整个农场场部不过3栋平房,办公室前面一个泥土垒的大平台就是平常开大会以及文艺演出的舞台。

  那平台没遮没挡的,连棵树都没有,现在才五月天的早上呢,就热得够呛。田蓝光想想到时候在这儿开大会,顿时感觉好崩溃。

  会议室同样是土坯房,不过是戴了个帽子而已,也就是说屋顶好歹铺了层瓦。

  哎,鱼米之乡的三江农场,条件也很艰苦啊。

  屋里已经坐了一圈人,看到田蓝他们进去,主持会议的中年人只点点头,示意他们自己坐下就好。

  他敲敲桌子,抬高了声音:“好了,大家都到齐了,那我就说一下我们的任务。现在任务很艰巨,按照上级的安排,围垦金莲湖的大会战要开始了,我们得问金莲湖要10万亩地。现在咱们商量一下,这个围垦的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难点……”

  田蓝一听就急了,立刻举起手来:“报告领导,我有话要说。”

  主持会议的吴处长有点诧异,不过还是笑着示意田蓝说话:“我们小田同志是刚从大西北的宁甘农场过来的,对于垦荒有自己的见地。在他们军垦战士的努力下,宁甘农场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这两年增加了10万亩良田,成绩斐然。”

  不少人发出惊呼,好几个人看向田蓝的眼神都不一样了。10万亩地呀,如果填湖造田,那起码得花上5年时间,动用数10万计的劳动力才能有这样的成果。

  宁甘农场那么艰难的条件,他们居然还能开垦出10万亩荒田,这帮家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田蓝言简意赅:“是改良盐碱的,利用我们老祖宗留下的台田鱼塘方法,使得盐碱地可以再种庄稼。”

  她没心思详细解释此事,因为她急着想要说服大家取消围湖造田。

  对,这一招是在短时间内有力地缓解了人口增长所造成的粮食危机。尤其是在备战背荒的大背景下,有它存在的现实意义。

少贴心的话儿要对您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