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 章 六十年代好种田(捉虫)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田蓝趁机安利:“他们特别好,他们还打算种完水上稻之后,就去改造烂泥田冷浸田,争取为咱们三江平原再多增加几万亩的良田。我很为哥哥姐姐们的精神感动,我要向他们好好学习。”

  大学生们刚被大领导夸奖的已经在天上飞,这会儿听到田蓝的话,他们直接头一栽,重重地掉下来。

  娘哎,开什么玩笑?这小丫头可真是张口就来。她还向他们学习?她不冷嘲热讽,阴阳怪气,他们就谢天谢地了。

  可是这话对领导的胃口啊。

  谢将军高兴地直点头:“好,很好,就是要有这个志气。国家培养你们念书,让你们有知识有文化,就是希望你们投入到国家建设中来。多出几万亩,几十万亩良田,我们就能多打几亿斤粮食,自给自足,还能支援地方。”

  他眼睛看向田蓝,“你说不填湖,那你们就打出几亿斤粮食来,我不管你们是怎么弄出来的,我只认粮食!”

  大学生们原本就情绪激动,这会儿更是被激发出了豪情,当场拍胸口保证:“我们一定会好好搞农业,绝对少不了这几亿斤粮食!”

  谢将军都走出去老远了,众人还激动得浑身直打哆嗦。

  高卫东手振臂一呼:“走,同志们,我们去打造我们的万亩良田!”

  哎哟,不得不说,领导的肯定就像一针兴奋.剂,这群大姑娘小伙子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一样,干活干到飞起。

  要不是田蓝冒着挨揍的风险,又发挥老阴阳人的功力,将他们骗回小礼堂睡觉。估计他们还要摸着黑继续砍竹子。

  可即便躺在门板上,睡在麦草中间,众人还是兴奋得不行。

  大家叽叽喳喳,一会儿讨论要如何改进浮床的制作办法,用最经济实惠的竹子制作出最大面积的浮床,一会儿又商量着要如何提高工作效率,争取尽快将稻子种下去。

  田蓝在旁边安安静静的听着,一时间她甚至觉得他们是可爱的。青春多好啊,明媚的青春,连漆黑的夜,昏黄的灯光,在这样的青春面前都显得分外温柔。

  她枕着温柔,沉沉地进入了梦乡。

  即便没有月光如流水般抚慰着大地,纵使星光,也让人心悦神怡。

  田蓝醒过来时,小礼堂已经静悄悄的,只有窗外的虫鸣和大家沉睡时打起的小呼噜。

  说来真有意思,连这呼噜声,她听了也觉得心情愉悦,甚至感觉不用急着起床去上厕所,还可以躺着继续听会儿。

  门外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有人扯着嗓子喊了句:“起……”

  那声音起的急促,结束的也干脆利落,似乎是被人捂住了嘴巴。

  另一个声音显然压低了:“喊什么喊?你没眼睛看。这帮娃娃多久没睡觉了。他们没轻没重一点数都没有,你也要揣着明白装糊涂吗?哪能把人往死里糗?走走走,等到天亮再说。”

  0田蓝忍不住笑了,果然没有月亮,星星同样温柔。只要感受到善意,即便躺在门板上,睡在麦草堆中,也同样是美好的夜晚。

  这种好心情一直持续到田蓝去仓库领水面种稻需要的粮种。

  她看着管理员推给她的布袋,难以置信:“就这些?”

  妈呀,就这点儿东西,最多能种100亩吧。大boss都发话了,要求扩大种植面积,这扩大的标准是不是有点儿低呀?

  管理员满脸认真:“就是这些,种植100亩,没有多余的粮种了。”

  大学生们同样不满意,他们已经撸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舞台有多大成就才有多大,就这点东西怎么够他们发挥?

  可惜培养基质不够用,他们可以上山去挖腐殖质。没有粮种,他们又要从哪儿变出来?

  田蓝咬咬牙,招呼众人:“跟我走,我们自己找稻种。”

  哪里有稻种,当然是育种室了。

  王老师和赵老师已经上了山,既然他们家都借给田蓝住,那育种室剩下的稻种自然也归田蓝了。

  大学生们长了见识,完全没想到外表看起来如此破败的屋子里面居然大有乾坤。好多种子呀,光是稻种,居然分门别类摆了足足十几样。

  好几个人都惊叹:“怎么有这么多种稻子?”

  田蓝不动声色:“你们以为呢?你们现在吃的稻米,就是经过千百年的筛选才进化出的结果。为了提高我国的粮食产量,多少农业人一丝不苟的工作才收集到这些稻种。”

  她抬起头,似笑非笑,“怎么样?这可是老右收起来的稻种,你们敢不敢种啊?”

  高卫东不耐烦道:“你阴阳怪气个什么劲?种,有什么好不敢种的?我们还待在一个农场,呼吸相同的空气呢。难不成我们还弄个防毒面罩套在脸上,至于吗?”

  他的同伴中好几个人面面相觑,似乎有些为难。

  高卫东一直憋着火呢,这会儿立刻吼出声:“怎么,不想干?不想干趁早走,别磨磨唧唧的耽误事。”

  他是班长,虽然现在学校停课了,大家也不在校园里,但积威犹在。他一发话,其他好些同学都点头:“就是,磨叽个啥,赶紧干活,这都什么时候了?我们家这会儿都收割稻子了。”

  先前有意见的同学不好犯众怒,只能勉为其难地点头:“好吧,稻子是没罪的。”

  田蓝差点儿没一个白眼翻上天。假如不是急着赶紧把稻子种下去,她非得怼到对方怀疑人生。

  事实证明,她的决定是英明神武的,因为她要带的兵还不止这群大学生。

  也不晓得农场是出于什么考量,大概是觉得一只羊是放,一群羊也是放,反正现在学校都停课了,一堆熊孩子放在外面没人管反而是隐患,所以索性将中学生和高小生都赶来给他们知青帮忙,搞这个大领导点名要求的水面种稻。

  大学生们集体不满,他们要的是正经的东西,不是这群只会帮倒忙的小东西。

  天底下的大孩子都一样,除非小孩子够小可以当玩具,才受他们欢迎。否则半大的熊孩子完全没办法激发他们的爱心,他们只觉得烦死人。干啥啥不行,搞破坏第一名。

  田蓝倒是说了句公道话:“没鱼虾也行,凑合着用吧。”

  大学生们可不愿意,这种事情怎么能凑合?

  田蓝想翻白眼,还没动手做呢,你挑三拣四个什么劲?哦,一开始觉得不好就真不好吗?当年川军出川的时候,还被各个部队嫌弃。最后人家打成什么样?威震四海。

  可惜这个例子不能拿出来说,明显的政治不正确。

  田蓝鼻孔里出气,相当傲慢:“我都没嫌弃你们,你们凭什么嫌弃他们?”

  好几位大学生的拳头都捏紧了,别以为你被大boss点名表扬了,大家就要对你另眼相看。社会主义人人平等,做人不要太过分!

  田蓝完全不懂见好就收,还当场下命令:“你们自行组队,把这些农场的学生给分化掉,教会他们水面种稻。”

  吩咐完之后,她又习惯性地阴阳怪气,“你们都大学生了,该不会管不住这群小孩吧?要不要我再去找点大人过来啊?”

  什么叫做嘴贱本贱?说的就是田蓝这种人,专门往人痛点上戳。刚成年的孩子最讨厌的是什么?当然是旁人不把他们当大人看。

  高卫东瞪眼睛:“我们就是大人,我们能管好小孩!”

  他们的管理水平如何,田蓝不知道。不过农场的土著娃加入到水面种植的大事业中,好处却是肉眼可见。

  他们熟悉农场啊。他们在这里生这里长,对农场的一草一木都了如指掌。

  做浮床需要大量的竹子,大家都觉得有点浪费,想要找其他更廉价更方便的材料来代替。

  农场的小孩就割了一堆柳条,砍了大丛的芦苇,混杂在竹竿里一块做浮床。原先还嫌弃他们的大学生,现在也对这群娃刮目相看,主动当上了指导老师。

  大学生们动手能力虽然比不上这群孩子,但是他们懂力学原理呀,知道怎样以最少的材料做出最大面积的可用浮床。

  为了方便承载栽培基质,大家还找来了旧麻袋,在上面扎了孔,铺在浮床上,然后再铺上基质。

  浮床下了水,大家一起拍手尖叫。

  高卫东都忘了田蓝的阴阳怪气,还主动跟她搭话:“照这么下去,咱们水上面积不够用了啊。”

  为了方便管理,浮床都是靠近岸边,用绳子绑起来的。水边的面积的确有限。

  旁边的小学生大声尖叫:“有水,我们还有好多池塘。”

  高卫东他们都盯着田蓝看,不知道池塘能不能种植水面稻。

  比起金莲湖,池塘就相当于死水了。万一水里的氧溶量不够,水稻根没办法呼这些稻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