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7 章 六十年代好种田(捉虫)第2/4段
薛秀琴却激动的很,看她下来就立刻抓着她的手,不停地强调:“你回头跟我仔细说说,这个地膜咱们宁甘农场用就太好了。”
要说干旱少雨,三江农场在宁甘面前就是弟弟。
田蓝笑着点头:“可以,我倒觉得即便没有降雨的情况下,假如有露水,说不定也能派上用场。我记得沙漠求生里面就有一条是利用塑料膜收集露水。”
薛秀琴双眼亮晶晶:“那太好了,到时候咱们戈壁滩也这么用,肯定不愁没水了。”
哈哈哈哈,到时候说不定就是不打井也能长出瓜呢。光喝雨水和露水的瓜,那是天水,都赶得上王母娘娘的蟠桃宴了。
田蓝赶紧推她:“快快快,上去,有人提问了。”
开口问的人对于宁甘农场的半地下式大棚非常感兴趣,询问自己农场能不能搞。
高卫东先开的口:“不行,你们那边地下水太低了,一挖下去就是水。到时候你们搞的不是大棚种菜,而是大棚养鱼了。”
参会的人都哈哈大笑。
那人不想放弃:“可是这个保温效果好啊,我们三江平原虽然在南方,但冬天很冷的,我怕小拱棚温度上不去。”
薛秀琴赶紧作答:“可以加盖地膜。利用地膜加小拱棚的模式,升温效果也很不错。”
询问的人还不死心,一直追着问:“真的不能往下挖吗?”
薛秀琴想了想,认真道:“还是可以的,但不要挖深了,差不多半米左右也有一定的效果,可以防风。不过这边的日照条件没有我们宁甘好,你得考虑好能晒到太阳,否则日照不足的话,棚内照样没办法升温。”
那人抓了抓脑袋,开始榨汁机模式,非得再要个章程:“就没有办法继续升温了吗?”
田蓝不得不开口帮薛秀琴解围:“其实有一招比较简单,在三江平原应用起来也比较合适。没办法再往下挖,那就在上面盖。我们这边种的是水稻跟小麦,秸秆比较多。秋收后的稻草经常垒起柴垛放在田里。这些是很好的保温材料,可以在拱棚的四周码上一层柴垛,帮助维持拱棚内的温度。但同样还是那个问题,一定要注意日照,必须得让盆内的庄稼和蔬菜晒到太阳。假如你们不怕麻烦的话,可以选择在日照最强烈的时候将草垛挪开,等到日照不行再推过去,这样可能效果会更好。”
那人点点头,认真道:“我回去试验下吧,看哪个效果最好。”
薛秀琴高兴地肯定:“对对对,必须得自己做试验,要因地制宜。三江平原这边和我们宁甘农场的气候条件不一样,我们用的好的,你们未必合适。”
他开了头,其他人的问题层出不穷。
薛秀琴一个接着一个作答,他也不晓得答案的,大家就一块儿讨论,然后列出章程,等实践有了结果再下定论。
一场简单的研讨会,大家愣是从吃过早饭一直开到了吃午饭。中途居然没有人试图溜号,每个人的笔记本都写得满满当当。
等到团长宣布散会,大家去吃饭的时候,还有人围着田蓝和薛秀琴问东问西。
众人学习的热情让人欢欣鼓舞,连薛秀琴都忍不住感叹:“三江农场的同志很爱学习新技术嘛,虽然知青的表现差了点,但其他人的热情很高。”
高卫东正过来要和田蓝商量如何做地膜自动灌溉的实验,闻声感觉自己被深深地内涵了。这都是什么鬼话?哪个说他们的表现差来着?没听见吗?金杯银杯不如人民的口碑。三江人民都说他们好呢。
田蓝赶紧调停:“好了好了,都别废话,赶紧吃饭去。今天可是新米。”
我的天,这话太有诱惑力了。别看三江农场是鱼米之乡,大家经常吃细粮,但吃的都是陈米陈面,很少吃当季的新米。
为什么?新打上来的米面得贮存下来,备战备荒啊。
别笑,只有身处这个年代的人才能够真正明白深挖洞广积粮的实际意义。因为从珍宝岛事件开始,中苏之间的摩擦就没有停下过。
眼下的苏联可以称之为世界第一军事强国。有这样一个强大而虎视眈眈的邻居,谁能放心大胆地吃新米,而浪费掉陈粮?
万一战争爆发了呢?陈粮最多是口感不好,没粮吃是会饿死人的。
所以,吃新米,那就是一件值得庆祝的快乐事。
高卫东都顾不上为自己正名了,欢欢喜喜地拿着搪瓷缸子就往食堂冲。搪瓷缸子真是个宝贝呀,平常可以当水杯,关键时刻还能当饭盆。
大米饭真香啊,新种出来的稻子新碾的米,每一粒都泛着莹润的光。你瞧着它们,就明白米油是怎么回事了,每一口吃在嘴里,都是丰盈饱满。
这样的米,就是没菜配,大姑娘小伙子们也能呼呼啦啦干掉一大盆。
一张桌子可以坐四个人,团长打了饭没找到空位子,过来跟他们一道搭伙,笑着调侃薛秀琴:“怎么样?小薛同志,你们宁甘可长不出我们三江平原的米啊。”
薛秀琴哪里会承认,她立刻一本正经地强调:“我们的鱼塘也可以种稻子,到时候打出新米请你过去品尝啊。”
团长哈哈大笑,小孩子的好胜心可真强,一句话都不允许旁人说他家不好。
薛秀琴还强调:“虽然我们农场不长竹子,但我们可以自己种。到时候,就不用老问你们要竹子了,我们自己做浮床。”
团长笑得更加厉害。哎哟,宁甘农场的人哦,瞧瞧这强烈的自尊心。
他将自己的饭拨给薛秀琴,招呼小知青:“多吃点,记好了味道,等你们种水稻的时候,你再尝尝看究竟是哪里的米更好吃。”
薛秀琴眨巴了两下眼睛,最后还是没有被新多出来的大米饭诱惑,相当具有原则:“肯定是我们的更好吃。”
田蓝都要忍不住捂眼睛了。姑娘,吃人嘴不软,你也真是够可以的了。
团长笑得连饭都差点儿喷掉。
大家吃完饭,又用开水将碗洗刷一遍,喝掉洗碗水,这才二次刷碗。
高卫东准备带薛秀琴去看他们的冷浸田,好证明三江农场的知青也不孬。
吴处长匆匆忙忙而来,看到团长就眼睛一亮,赶紧打招呼:“王团长,快快快,过来,跟我过去开会。”
王团长茫然:“开啥会?找我做啥?”
“围垦造田的会,快过来,你说最有说服力。”
王团长都没能再说什么,就手里端着搪瓷缸子叫人拉走了。
田蓝也停下了步伐,转头招呼薛秀琴:“你自己先逛逛吧,我有事过去一趟。”
高卫东挥手,相当有主人翁精神:“你去吧,放心,我一定会好好招待宁甘农场的同志。”
不想田蓝却拽住了他:“你也别走,你跟我来。”
高卫东莫名其妙:“干嘛?哎哎哎,女同志请你注意影响啊,别拉拉扯扯的。”
薛秀琴正满脸茫然呢,闻声立刻维护田蓝,开口怼高卫东:“你可歇歇吧。我告诉你,我们田蓝的未婚夫那都是将军司令家的孩子,像是……呜呜呜……”
田蓝死死捂住这姑娘的嘴巴。我谢谢你啊,也不想再经历第二回大型社死现场。
高卫东肃然起立,认真地上上下下打量田蓝:“你?”
这这这,将军司令家的审美都这么别具一格吗?做人说话得摸良心,就这又干又瘦又矮又小的,将军们到底是咋想的呀?
田蓝瞪眼睛:“你有完没完?肤浅!”
姐这是拿着超级玛丽苏的剧本立志走大女主路线呢,但凡姐愿意,也就是躺赢当富太太的命。
只不过,人自己独立行走,干嘛非得做人的挂件?挂件可不算完整的人。干啥都没搞事业香。
“走走走,别废话,赶紧跟我来。”
田蓝拽着高卫东就往办公房走。薛秀琴不明所以,但也没兴趣自己到处瞎逛,索性跟在后面。
他们到了办公房前,就碰上了熟人。
陈立恒尽忠职守地拦在前面,认真地强调:“在开会呢,你们不允许进去。”
薛秀琴惊讶的不得了:“这么早就开会呀?我们才刚吃过饭呢。”
陈立恒表情有点复杂:“一直开到现在,还没吃呢。”
薛秀琴咋舌,那也太夸张了,这都什么点了?他们肚子不饿吗?
田蓝没废话,直奔主题:战争爆发了呢?陈粮最多是口感不好,没粮吃是会饿死人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