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9 章 八零知青不回城第3/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往常地里的蔬菜是最不值钱的。比方说小白菜,一分钱就能抓一大把了。现在,涨了都有七八十倍。

  她闺女在旁边强调:“物以稀为贵。”

  英子的婶婶不以为然:“这有啥好稀奇的?不还是地里长的菜吗?”

  “那你得看时候呀。你现在去外面看看,除了我们大棚之外,哪里还有这么好的菜?东西稀奇,人家自然愿意掏钱买。”

  英子妈咂舌,感叹不已:“也就是城里人舍得吃,换成我要,宁可买肉吃。”

  英子不乐意了:“妈,你至于吗?现在光是从糖坊,你每天挣的钱也不至于买不起一斤菜吧。我不管,反正我买,我还想吃小芹菜拌香干呢。”

  英子妈都要心疼死了:“你个丫头,嘴巴叼成这个样子,你就不能等到天暖和了以后再吃芹菜?咱家地里又不是不会种。”

  英子傲娇地抬起了下巴:“我就想现在吃。”

  她婶娘一个劲儿地摇头:“你这姑娘哦,真不会过日子。都像你这样,谁家还能过下去?”

  她妈在边上添油加醋:“还没吃上国家粮呢,就先享受上了。”

  结果出乎她们的意料,当晚知青们回家说了大棚蔬菜长好了的事,第二天早上,就有社员到大棚买蔬菜了。

  因为是本大队的人,所以田蓝给了优惠政策,5毛钱一斤。

  饶是这样,大队书记还是觉得贵的离谱。啥时候青菜还能卖出鱼肉的价?

  然而社员们不觉得呀。大家平常精打细算地过日子,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可是难得有机会尝鲜,他们又愿意长长见识。

  今年大家过了个肥年,又是肉又是糖,顿顿都见荤腥,人人吃了一肚子油水,看到小青菜,正是眼馋的时候呢。

  再多的他们买不起,5毛钱尝尝味道总不是问题吧。

  整个赵家沟大队,足有370多号社员,你有毛钱我五毛钱,本大队一天就卖出了100多块钱,简直闪瞎了知青们的眼。

  原来大家有钱的时候,都很愿意花钱啊。

  不过这回其他大队的人倒没跟过来买菜,他们来买霉豆渣的时候,还说自己的亲友奢侈。哪有掏这么多钱买菜的道理,过日子不是这种过法。

  赵家沟的社员就暗自翻白眼,在心里埋汰对方。穷就穷呗,掏不出钱来买,就别假装勤俭节约。

  反正钱是他们自己挣的,花了再挣就是了。他们这家沟养了金母鸡呢,生的都是金鸡蛋。

  知青点的人却不像社员笑得那么欢畅。现在他们愁死了,糖厂的采购员给他们拿来了大订单,也给他们送来了大难题。

  产能不够。

  学校已经开学了,糖化缸必须得搬走。而即便是盖泥巴房也需要时间。显然,工厂的订单没那么多时间留给他们。

  大家伙都跟着长吁短叹,谁都不愿意放弃订单。即便没有任何人在他们旁边儿提面命,知青们也心里有数,他们的小做法能不能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就看这回能不能漂亮地如期完成订单了。

  田蓝招呼大家集思广益:“都想想看,咱们村里哪里还有空屋子?条件差点没问题,只要地方够大。哪怕黑不隆冬的也不影响。”

  众人绞尽脑汁,想了半天都没招。村里家家户户住房都挺紧张的,唯一空出来的知青点也挖了一堆发酵池用来酿酒,哪里还有空屋子。

  角落里响起个细细的声音:“一定要是屋子吗?”

  田蓝随口回答:“能遮风挡雨就行,必须得能关门,不然没办法保持温度。”

  坐在角落里的来娣又小心翼翼地问:“那能不能做个门呢?山洞没有门。”

  知青们如醍醐灌顶,瞬间反应过来:“哎呀,还有防空洞!”

  田蓝和陈立恒都有点迷糊,胡长荣先眉飞色舞:“对,防空洞,那时候我们挖了那么大的防空洞。”

  60年代末期,他们干下放的时候,中央宣布了深挖洞广积粮的备战备荒政策,全国老百姓都积极挖防空洞。

  当时苏联陈兵百万在边界线上,大家是做好了要打核战争的准备,认认真真地挖防空洞的。

  虽然过了10年,战争也没打响,但大队的民兵每年会定期去清理防空洞,好应对不时之需。

  你想啊,那是为全村人准备的防空洞,里面有多宽阔,就不用说了吧。

  赵家沟总共有两个防空洞,然后挖了5年,才算正式完工。

  这种阴凉干燥的防空洞,就是现成的车间呀。

  大家激动不已,瞬间感觉自己又变成万元户了。

  先前他们留了15,000块钱准备用来盖厂房,说不定这会儿还能留下来呢。

  二柱有些迟疑:“可那是防空洞啊,咱们能搬进去干活吗?”

  田蓝满脸严肃:“防空洞需要经过考验才能放心的给大家用。我们现在进去从事生产工作就是在验证它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如果它能够当好车间,那它将来一定可以作为避难所,保护大家的安全。”

  年纪大的知青心知肚明,集体睁着眼睛说瞎话,表示田蓝言之有理。

  年纪小的知青还不知道春秋笔法的厉害,只觉得兰花花说的的确有道理。他们这可是为了广大社员的安全着想。

  车间的问题解决了,获得了知青点同志们的一致同意。

  开完会,大家各自散开,去忙自己的工作。

  陈立恒直接去找大队书记说这事。不能再耽误了,想不想春耕之前,赵家沟大队的社员们再发笔小财?想的话,就赶紧将防空洞交给他们,让大家好好干活挣钱。

  田蓝朝来娣点点头,夸奖她:“你看,你只要愿意,你就能为咱们知青点作出贡献。谁说你笨的?你比我们都聪明。我们就没想到。”

  赵来娣不好意思地摸着辫子,声音跟蚊子哼一样:“我是打猪草的时候总经过那边,所以记住了。”

  其实她是不想回家,只有一个人坐在防空洞里,她才能获得片刻安宁。

  不然她就要像陀螺一样,一刻不停地忙碌。

  她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尽头。

  田蓝拍拍她的肩膀,鼓励她道:“加油!你过年的时候就做得很好。”

  腊月二十八,来娣只拎着猪大肠回家过年。结果不出所料,她爹妈当场就发作了,指着她破口大骂,她妈还拿着舀水的葫芦瓢砸她的脑袋。

  这姑娘一声不吭,拎起猪大肠就跑去了大队书记。她妈本来还在后面追着呢,要给她好瞧,省得这死丫头翻天了。

  结果一贯老好人做派的大队书记大发雷霆,把她妈骂得狗血淋头,还说要开大会批.斗他们两口子。

  吓得来娣的妈赶紧跑了。

  等到除夕夜,她又想作妖。来娣还是一声不吭地往大队书记家跑。

  这回她妈可算学乖了,再也不敢追过去自讨没趣。

  于是,来娣平平安安地过完了这个年。

  她慢慢发现,原本她以为世界第一可怕的人其实也没什么了不起,大队干部就能治住他们。

  田蓝给她打气:“以后都这样,有困难找组织,让组织为你撑腰。行了,赶紧去上学吧,别迟到了。”

  来娣又有些紧张,她不好意思去学校。学校里都是小孩子,她都已经这么大了。

  田蓝鼓励她:“你必须得去,你这是在为自己赎罪,为曾经的怯懦的放弃自己人生的自己赎罪。想要弥补失误,就得立刻行动起来。不然随着时间推移,你想要再走上正轨就千难万难了。怕什么?朝闻道夕倒没跟过来买菜,他们来买霉豆渣的时候,还说自己的亲友奢侈。哪有掏这么多钱买菜的道理,过日子不是这种过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