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6 章 八零知青不回城第1/4段
方秀英的动作极快。
离婚当天,她就带着两个孩子踏出了婆家的门。
原先她已经打定主意净身出户,离婚申请表上她也写得清清楚楚,夫妻双方共有的财产她一概不要。除了两个孩子之外,她什么都不带走。
可公社革委会主任看了单子,立刻勃然大怒:“头回听讲扣媳妇嫁妆的,穷的连脸都不要了吗?”
她婆家所在的大队书记也是他们族长也闻讯赶过来了,听了这话,臊得老脸都没地方挂。
结果革委会主任看到他更是气不打一处来:“让你们好好做留守知青的安置工作的。你们就是这样做的?”
这位大队书记赶紧做主:“拖走拖走,都拖走,该谁的东西就谁的。”
方秀英本来不打算要。除了孩子是迫不得已,她根本不想留下跟这段婚姻有任何联系的记忆。
还是田蓝劝她:“拿着吧,去大学报到也差不多要到9月份了,你总要过日子的。”
方秀英在本地又没任何亲戚,这下子抬脚走人,得帮忙给她找个安置的地方,起码过渡完这段时间再说。
方秀英摇头:“我准备马上回北京,今天就去买票。”
田蓝直接问:“那你身上有钱吗?”
对着为难自己的婆家人敢放话逼急了她一碗老鼠药毒死全家的方秀英,这回却难得露出了窘迫的神色。
她没钱。
她嫁人之后,家里的钱根本落不到她手上,都是婆婆管。
现在,她都离婚了,更加别想要到钱。
田蓝心中一声叹息,都不知道该怎么说,这姑娘好。
她也没讲大道理,直接替对方决定:“那正好,你就把家具都卖给我们吧。”
之前大队会计家讨媳妇,光是为了置办“36条腿”的家具,包括梳妆柜和高低柜等,总共花了400来块钱,几乎占了整个婚事开销的一半。
方秀英的这些家具用了没几年,就算折旧,卖个300块钱也不成问题。
田蓝招呼同学们帮忙把家具拖去知青点,然后数了30张大团结给她。
大概是觉得已经丢过人了,破罐子破摔,无所畏惧。这回方秀英倒没推辞,沉默着收下了300块钱。
田蓝又翻出了一罐子奶粉,这还是宋清远和何秀莲夫妇特地托人买过来再给她和陈立恒补充营养用的。
结果他俩饱饱吃呼呼睡,准备个高考,不仅没憔悴,还长了不少肉,愣是没用上奢侈品奶粉。
田蓝本来还打算试验一把用奶粉做牛轧糖,这还是跟电视机学的。如果成功的话,她还考虑在本县推广养羊,用羊奶来做牛轧糖。
现在,一时半会儿也顾不上了,先拿给方秀英带路上给孩子吃吧。
因为要备战高考,她已经提前给孩子断了奶,现在考试结束,也没奶水给小二子吃了。
方秀英看着奶粉,脸上居然露出了恍惚的神色,似乎有微微的笑:“我已经很长时间没喝过奶粉了。”
她记得小时候,爸爸因为胃不好,所以有特供的奶粉。每次爸爸都会冲一杯,分给她喝。
田蓝点头,认真道:“那你小时候挺幸福的。”
她伸手指窗外胡长荣的老丈人,“这位大爹从小就饿坏了胃,长这么大也没喝过奶粉。”
方秀英愣了下,不明白田蓝为什么会提这个。
田蓝轻轻叹了口气:“我只是想请你不要恨这片土地。尽管你在这里结的婚并不幸福而是十分痛苦,但我还是希望你不要恨屋及乌,连这片土地也一块恨上。你看,其实这个社会给予你的也许没有你想象中的少。包括你父亲被批.斗被下牛棚的时候,他单位也给他发工资。不然,你也置办不了这些家具。所以,还是希望你往好的方向多想想,这样你也能轻松点。”
方秀英神情复杂,捧着奶粉罐的手收紧了,最终她只点头说了一句:“谢谢你,兰花花,谢谢你的奶粉。”
田蓝没再多说,只朝她点点头:“你最好找个人跟你结伴去北京。不然你一个人带两个孩子,小孩又这么小,路上照应不过来的。”
孩子的时间又不和大人同步。带过小孩的人都知道,那滋味,怎一个酸爽了得。
好在知青之间有自己的联系渠道,不少还没找到回程之路的留守知青正一趟趟地在大西北和京城之间来回奔波。
方秀英这边把消息放了出去,很快就有几个隔壁县的知青找上门,表示大家可以结伴同行。
众人这才放下心来,还特地张罗了辆拖拉机,把他们直接送去了火车站。
回来的时候,陈立恒突然间想起来:“咱们是不是应该去看看你家里人?”
上一世,他们不需要考虑这个。
他直接就是个流浪儿,田蓝也没好到哪去,那个大.烟鬼便宜妈有了还不如没有,双方直接一刀两断了,后来也没见她再过来纠缠,可见早就在乱世中死了。
这辈子不同,原身还有父母家人呢。
之前他们一直没有主动联系过对方,因为他们别扭啊。
虽然原身的死亡也不是他俩造成的,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他们占用了人家的身体和社会身份,在当着真身父母的面,总归不自在。
如果大家一直老死不相往来也就算了,可偏偏高考前,两边的家人都给他们寄来了难得的复习资料。如果他们再毫无反应的话,似乎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陈立恒跟田蓝商量:“要不我跟你去趟上海吧,好歹也跟他们打声招呼。”
田蓝想了想,最后还是拒绝:“我汇点钱寄点东西过去吧,意思到了就行。”
她早就是成熟的社会人,根本不可能和原主的家人变成真正的家人。大家当彼此不常见的亲戚就好。
陈立恒也没勉强她:“那行吧,回头我去邮局汇个款。”
结果他再回来的时候,又给田蓝带了封信:
“看来你家挺急的,都给你写信了。”
田蓝拆信封,猜测道:“估计是问考试成绩吧,等分数下来了,是该告诉他们一声。”
结果事实证明她想多了,信不是她父母写的,执笔人是原主的哥哥。
刨除众多寒暄废话不提,这封信的核心含义是他要结婚了,所以请田蓝同志最好不要回上海,因为她和他的房间被打通了,充当婚房。
这人还挺能写的,洋洋洒洒写了七八张纸,核心思想在于追溯兄妹之间的感情,本质用意一目了然,就是要她念及亲情,千万不要跟他争房子。
田蓝边看边摇头,十分无语。
陈立恒见状,奇怪不已:“怎么了?”
田蓝都不知道该怎么描述,干脆将信纸直接递给了他。
后者看完之后也是满脸无语。这位便宜大舅哥的算盘珠子拨得可真精啊。
在封建时代,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女人不继承祖辈家产的前提也在于她们不负责老人的养老送终问题。
社会主义新中国,男女平等,女儿也要赡养老人,凭什么家产没她们的份?
逻辑不通啊。
义务和权利是对等的。
田蓝叹了口气:“看来城市住房紧张的确是大难题。”
陈立恒笑道:“看样子我这位大舅哥文笔不错啊,打动你了,你体恤他的不容易了?”
这个时代没商品房的概念,住房主要靠单位分配。四世同堂,高低床不够睡也买不到,一张吊床睡在过道里的都不稀罕。
说起来,大;结果他再回来的时候,又给田蓝带了封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