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9 章 计划有变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昙摩罗伽早有盛名,又是贵族王子,这样的身份地位,为什么没有论议著述流传于世?

  他生前名震西域,死后,就如佛陀前的一缕青烟,了无痕迹。

  什么都没留下。

  那天瑶英坐在他身侧,看他当场翻译汉文经文,从其他僧人的反应来看,他不仅翻译得快,还译得很通畅,以至于僧人相信确实有原始的梵语版。

  她相信,只要他愿意,他早就可以着手著述论经。

  十三岁以后他就摆脱贵族的控制掌握实权,没有人敢阻拦他修行。

  瑶英思索了很久,觉得只有一个解释可以勉强说得通:昙摩罗伽肩上的责任太重了,他以拯救万民为己任,自然无暇撰写经文论议。

  显然僧人们也是这么想的,所以议论纷纷,抱怨他不孚众望,浪费了慧根。

  般若说完和僧人的争论,抽了抽鼻子:“他们怎么能这么非议王?”

  缘觉叹口气,道:“你以后别和他们分辩了,王不会在意这些事。”

  瑶英回过神,看着般若,道:“我听说你的名字是法师取的?”

  她突然岔开话题,缘觉和般若都一脸茫然,后者点点头。

  瑶英嗤笑一声:“般若在梵语里的意思是通达智慧,你这个名字取得不太好。”

  般若愣了片刻,反应过来,脸上涨得通红。

  不等他开口,瑶英莞尔,笑着道:“僧人这么说法师,是因为他们对法师寄予厚望,你是俗家弟子,不该在佛理上和他们分辩,你辩不过他们。他们不懂法师的追求,自然也就不理解法师的选择,任你舌灿莲花,他们也能找到反驳你的理由。”

  般若眼角斜挑,看着瑶英的眼神满是怀疑:“公主这么说……难道公主认同我们的王?”

  瑶英大大方方地颔首,道:“下次你再和僧人争执,不要揪着佛理不放,出世还是入世,是个人的选择,避世而居,远离尘俗,固然可以潜心修行,可是如果人人都只寻自我解脱,王庭怎么办?百姓怎么办?法师是高僧,也是一国君主,他心系万民,不计较个人得失,所求是众生的解脱,而不是他个人的名望。”

  “各国纷乱了几十年,百姓颠沛流离,人命如草芥,王庭却能安稳太平,各族百姓安居乐业,坊市人头攒动,商人云集,各国货物琳琅满目……”

  瑶英立在长廊前,双眸乌黑明媚,一字字地道:“这些就是法师对佛法的阐释,就是法师的成就!”

  乱世之中,昙摩罗伽庇佑了一方生灵。

  瑶英永远敬佩这样的人,因为她深知在乱世中挣扎求生的滋味。

  缘觉和般若心头震动,望着瑶英娇艳的脸庞,久久无言。

  半晌后,两人对望一眼,叹口气:“可是寺里的僧人不这么认为。”

  瑶英不由得感慨。

  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

  然而事实却是,被世人铭记的英雄,往往孤独而寂寞。

  缘觉和般若其实也有些认同僧人的观点,所以和僧人争吵时底气不足,自然也就无法辩倒对方。

  他们是昙摩罗伽身边最忠诚的近卫,也无法理解昙摩罗伽。

  虽说像昙摩罗伽那样清冷理智的人,肯定不需要寻常人的理解,瑶英还是为他感到遗憾。

  她看向般若:“你可以从别的角度去反驳其他僧人,他们以后再议论法师,你就问他们,十年前,是谁率领中军打败北戎的?是谁救下王庭百姓的?佛寺是谁庇佑?他们的衣食住行由谁供奉?佛陀以慈悲为怀,法师能见死不救吗?”

  瑶英眨了眨眼睛。

  “在我们中原有句话,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

  般若眼前一亮。

  瑶英接着道:“如果僧人说这一切都是虚妄,经义才是最终的救赎,你就让他们想想蒙达提婆法师。”

  佛教发源于天竺,但因为各种复杂原因,加上其教义未能适应时事演变,日渐脱离民众需求,结果呢?天竺的佛法渐渐衰落了。蒙达提婆正是感悟于此,才会不远千里辗转中原、西域,想从中探寻让佛法源远流长的真理。

  般若赞同地点点头,迟疑了一下,侧过身子,用梵语和缘觉低语,神色郑重,一边说,一边抬头瞟几眼瑶英。

  瑶英含笑以胡语道:“怎么,般若小师父又在说我的坏话吗?”

  般若满面羞红,哼了一声,一扭身跑远了。

  缘觉朝瑶英恭合双掌:“般若刚才说,公主入住佛寺以来,洗净铅华,老实修行,事事为王考虑,可见对王是真心的,他从前错怪你了。”

  瑶英一呆,摇头失笑,道:“可惜了,我这些天苦学梵语,学了几句骂人的话,正准备和般若来一场梵语的论辩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