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2 章 决断第3/4段
杜思南沉默了半晌,悠悠地道。
两人一时无言。
站了一会儿,郑景走下台阶,看一眼左右,压低声音:“魏明不见了。”
杜思南眼皮跳了一下。
郑景平静地道:“下手的人是卫国公。”
“李仲虔?他不是去河陇了?”
郑景道:“卫国公知道东宫加强了戒备,回京的时候没有立时发难,人是前几天不见的,动手的人是卫国公留下的人手。”
杜思南若有所思,道:“卫国公现在只想早点寻回七公主,让她不至于埋骨他乡……等卫国公回来……”
李仲虔会亲手杀了魏明。
然后呢?
他想杀的人绝不止一个魏明。
两人并肩走出长廊,气氛有些凝滞,郑景忽然岔开话题:“杜舍人以后是不是会投效东宫?”
杜思南瞳孔微微一缩,抬起头,怒视郑景。
郑景脸色如常。
两人对视了片刻,杜思南勾唇冷笑:“我曾被太子怀疑,魏明那厮更是三番两次加害于我,我和东宫之间已有裂痕。”
郑景眯了眯眼睛。
杜思南冷哼一声,道:“郑侍郎知道我的名声,为了出人头地,我可以不择手段,只有等我在朝中站稳脚跟了,才有和人谈判的底气。”
两人交换了一个眼神,心照不宣。
他们都是利益至上的人,冷静理智,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爬到权力的顶峰。
因此,即使愤怒于李德让七公主和亲,他们依然为了权势跻身朝堂,为功名利禄奔波。
七公主的远嫁让他们明白,唯有掌握权柄,才能保护自己在意的人。
在那之前,他们不在乎效忠于谁,也不在乎合作的人是什么出身。
至于他们两人会不会成为敌人,那是以后的事。
至少,在李仲虔回来之前,他们利益一致。
……
李玄贞向李德禀报杜思南的计策,其实这些计划早已经暗中实施,现在他们需要做出一个决定:是否攻打西蜀?
李德怕北戎掉头南征,认为可以再等等。
李玄贞道:“海都阿陵当初久攻不下,果断撤兵,就是因为他们的主要兵力集中在西域北道,粮草军备供应不足,现在南楚刚刚易储,还贬谪了几位大将,一时之间无法调兵谴将,我们许以好处,他们肯定袖手旁观,现在正是我们攻打西蜀的好时机,假如一拖再拖,等北戎掉头东征,我们腹背受敌,怎么抵抗?”
李德仍然犹豫不决。
李玄贞站起身,道:“臣愿立下军令状,三个月内若不能攻克成都府,任凭圣上处置。”
李德皱眉,抬眸,视线落到李玄贞脸上。
他这个月一直在外征战,回到长安就为攻打西蜀四处奔走,人瘦了很多,看起来有些憔悴,一双凤眸却灼灼生光,像两簇熊熊燃烧的火焰。
李德叹口气。
朱绿芸失去踪影,他就疯成这样了?
这个儿子是自己看着长大的……李德权衡一番,示意太监铺纸磨墨,撰写发兵的诏书。
他拦不住儿子。
朝中开始为出征事宜紧锣密鼓地准备起来,杜思南再次出使南楚,劝南楚和大魏联手瓜分西蜀,同时放出谣言说西蜀准备和大魏联手瓜分南楚,以拖延时间,阻止南楚、西蜀结盟。
李玄贞自请为前锋,先率飞骑队出发。
郑璧玉送他出征,心情沉重。
昨晚,李玄贞嘱咐她一件事:“若有河陇传来的消息,务必派快马送去前线,无论大事小事,不要耽搁。”
郑璧玉心口猛地一跳:“河陇的消息?”
李玄贞看她一眼:“我派人跟着李仲虔,他们会每隔几天送回消息。”
郑璧玉双手轻轻颤抖:“殿下为什么派人跟着卫国公?”
李玄贞狭长的凤眸如死水一般,没有一丝波澜。
“我想知道他找到了没有。”
郑璧玉望着丈夫平静得近乎诡异的脸,不敢再追问下去。
李玄贞变了。
他就像一个急功近利的狂躁之人,一心只想尽快攻克西蜀,其他的事情他一点都不在意,朱绿芸失去踪影这么久,他居然问都没问一句。
一种不祥的预感萦绕在郑璧玉心头,她辗转反侧,不敢安眠,每天派人打听前线的消息,生怕李玄贞出了什么意外。
半个月间,三路大军先后出发,分三道攻向西蜀。
南楚君臣果然短视,答应和大魏联手攻打西蜀,很快派出两路大军走水路攻打西蜀最南边的重镇。
两国突然夹击,西蜀仓促应对,孟氏不得不分兵迎敌。
李玄贞身先士卒,率三万大军猛攻西蜀北边哨卡,势如破竹,战风彪悍,于一个月内连破十余座城池,成都府告急,城中王公贵族纷纷收拾细软出逃,蜀中很快发生内乱。
半个月后,兵临城下,蜀王绝望之下斩杀姬妾,一把火烧了他亲自主持修建的王宫,以身殉国。
李玄贞浴血奋战,带领飞骑队拦腰人头地,我可以不择手段,只有等我在朝中站稳脚跟了,才有和人谈判的底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