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2 章 第142章第1/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第一百四十二章

  登闻鼓,又名敢谏之鼓,伸冤之鼓。

  始于西晋,盛于唐,其后各朝各代皆设登闻鼓。

  到了宋朝年间,甚至设下登闻鼓院,受理吏民申诉之状。及至前朝,明太祖亲设登闻鼓,并派有专人管理,一但有冤民申诉,皇帝亲自受理,官员如有从中阻拦者,一律重判。

  每朝每代的皇帝设登闻鼓,初衷都是好的,可最终都会流于形式。

  这其中原因太多,宋朝年间甚至发生过老百姓丢了猪,敲响登闻鼓,让皇帝帮其找猪的。可见一斑!

  及至前朝更新庶政,言路大开,又设都察院、六科给事中及通政使司,登闻鼓渐渐为人所淡忘。到大昌建朝以来,那登闻鼓虽还是沿袭前朝设于午门外,却并无专人管理,只是守着午门的禁卫军会定时派人打扫。

  每天从午门进进出出的官员数不胜数,这登闻鼓不过就是个摆设。

  可今日这摆设,却被人敲响了。

  ……

  如今立在午门外的登闻鼓,已经历了数百年的岁月沧桑。原本朱红色的鼓身已经褪色成了深褐色,而鼓皮也从浅黄变成了灰白。可它依旧立在那儿,见证了前朝的灭亡,见证了大昌的建立,见证了历代君王的生与死,也见证了这座百年帝都的风云变幻。

  在那梦里,薛庭儴就像许多官员那样,从没有正式过这面饱受岁月沧桑的大鼓,可他今日看得很仔细。

  他,其实本不想如此的。

  识时务,懂时务,识时务者为俊杰,这句话并不是自我勉励之词,不过是自我安慰之语。

  蝼蚁尚且贪生,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不是聪明,那是蠢。

  这与薛庭儴的理念不合。其实他并不知道现在的自己到底还是不是自己,自打做了那个梦后,他的思想、心性、处事,许多都受到了影响。

  也许之前确实憋屈,可薛庭儴并不以为然,不是有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句话吗?

  可这些想法却在一夕之间通通变了。

  薛庭儴想起了毛八斗李大田担忧的眼神,想起老师紧皱的眉头,想起陈坚欲言又止的愧疚,想起了洪氏的那句连累,还想起了招儿明明担忧不已,却依旧强笑佯装无事的模样……

  他,薛庭儴,出身微寒,不过是个乡下小子。

  拜师于林邈,习得经义。

  于嘉成五年二月,得县试头名案首,后连斩府试、院试案首,为秀才。

  嘉成六年八月,得乡试头名解元,一战成名。无奈适逢祖父过世,归家守孝一载。建族学,立功名旗,光宗耀祖,薛姓一族当之无愧的第一人。嘉成九年二月,遇恩科赴试,本是会元之才,却遭人半路拦截,一夕之间从天到地,还有人想让他死。

  站在这面大鼓前,一瞬间无数的念头从薛庭儴脑海中划过,终于定格在数年前沈三与他的一场对话。

  “这书上,可有你想得到的东西?”

  他是这样答“功名、利禄、财富、权势。”

  ……

  “一句话就想换一个人,薛案首这买卖做得也太精明了些。”

  “我保这句话可让你沈家之人入阁无忧,且不用和吴家低头。”

  ……

  那时候他踌躇满志,野心勃勃,什么时候竟变得如此胆小如鼠了?

  也许是日子过得太安稳,也许是身边太多的温情存在,让他眷念、不舍。

  薛庭儴想起一句话——

  如果老天不给你路走,你该如何?

  那就把天捅个窟窿出来!

  ……

  他伸手拿起放在架子上的鼓槌。

  这时,有一名禁卫军跑过来,道“你这举子,到底想做甚?”

  薛庭儴低头看着鼓槌,半晌才抬头看向此人“你想阻我?”

  随着这句话道出,他气势顿变,若说之前不过是个有些年轻的举子,此时看起来却像……

  这名守宫门的禁军侍卫一时竟有些恍不过神来,感觉自己竟像似看见了一位屹立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