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木木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势力日益膨胀。因太子朱标早逝,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

  建文帝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于建文元年(1399年)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

  朱允炆和朱棣叔侄间的皇位之争,最后由朱棣胜出落下帷幕,但朱允炆的下落却成了一个千古谜题。史书中只是记载朱允炆在皇宫内的一场大火中消失,下落不明,生死不知。

  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十六日,明军主力在土木堡遭遇惨败,明英宗被俘,明朝在兵部尚书于谦的领导下打响了首都保卫战,史称“北京保卫战”。

  **********

  正统十四年十一月,瓦剌兵败,退出塞外。

  十一月的京师洋溢着胜利的喜悦,可天气还是那么寒冷,流浪者的腹中还是那么饥饿。

  恶犬的狂吠突然变成了哀嚎,狼狈的夹着尾巴从小巷子里跑出,顺着大道逃远了。

  一个看起来只有七八岁的小男孩儿踉跄着从巷子里走了出来,怀里拿着两个馒头和半个鸡腿,为了从狗嘴里抢下这些食物,他的小腿差点被咬断。

  男孩儿咬着嘴唇一声不吭的回到“家”——一间被战火波及倒塌了一半的鸡舍,虽然里面连根鸡毛都没有。

  “木木,我回来了。”男孩儿名叫林木,这名儿是自己起的。

  他打记事起就跟自己的双胞胎弟弟一起流浪,曾经被乞丐打瘸了腿,装作乞丐的儿子进行乞讨。后来偷偷养好了腿带着弟弟逃了出来,出了京师又不知道往哪去,就在近郊又操起了老本行——要饭。

  他弟弟叫林木木,也是他起的。

  他听京师最好吃的那家饭馆的看门大爷说过,人要做栋梁之才。

  他问:“栋梁”是什么?

  大爷告诉他:“栋梁”是“木头”。

  所以他叫林木,跟他长得一模一样的弟弟就叫林木木,因为他希望弟弟比他更好。

  一阵“窸窣”声后,林木木钻了出来,小男孩儿第一眼就看见了哥哥受伤的腿,嘴一撇就要哭出来。

  “嘘!别哭!别出声,会招来坏人的,我没事,你快吃。”

  从小就胆小爱哭的林木木格外的乖巧听话,哥哥让他不哭他就不哭,像往常一样安静的坐在哥哥身边吃了起来。

  可这一天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天。

  一帮人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要带走他们兄弟。为首的是一位拿着罗盘的老道,正两眼放光的看着他们。

  林木很熟悉那种目光,看食物的目光。

  但他们别无选择,不然“身不由己”这个词也不会出现在字典里。

  林木木一声不吭,紧攥着哥哥的衣角,眨巴着大眼睛听他们谈话。他只需要听哥哥的话就行了,不出声捣乱,坚定的跟着哥哥就行了。

  那年他们住进了京师城郊的一处大院儿,开始了长达八年的“囚禁”。

  那年他们九岁,只是肉体被“生活”二字磋磨的仿佛小了两岁。

  **********

  吴歌的内心有些沉重,寂静的夜里似乎连他们低声咒骂的声音都能顺着风钻进耳朵。

  “道长,您不是说这对兄弟是朱允炆的后代吗?为什么不趁乱兵变?白养了这么多年,还老子的荣华富贵来!”

  “道长,你出来,把我的孩子吐出来,喝我孩子的血都给我吐出来!”

  “道长,你快把借走的东西还我,我还要回家,你快还我,快还我命来!”

  **********

  当年的瓦剌士兵中有几个人被留了行了,不出声捣乱,坚定的跟着哥哥就行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