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开歌路第1/2段
那声音越来越高,像是在吼,那是一种吟诵的格调,将人们谈天的声音冲开,伴随着不是锣鼓的拍打,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此聚集。
“这唱的是什么?”
“丧歌,《开歌路》。”
一旁锣鼓班的人吃饱了也拿起家伙簇拥着,他们越唱越激昂,越唱越来劲。活人打锣鼓唱给死人听。老人死亡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尤其是超过七十岁的老人,以你该高兴,大伙儿不觉得悲伤,反而视为一件喜事。畅想着老人驾赴瑶池。
锣鼓班子的敲打将冬夜里的寒冷驱散,仿佛不是对死者的吊唁,而是对死者的欢迎。人们正制造着声响,好让亡者们能够看清前路,能够。
“自古有生必有衰,有生必有死……·山中哪有千年树,人间哪有百岁朗……”
唱歌的人熟练地唱着,《开歌路》唱完后又开始唱起了孝歌,内容都是以《二十四孝》为主,劝人行孝,告诫不孝可能会产生风因果。
棚子里的炭火换了一盆又一盆,厨师班子已经将桌上吃剩的饭菜清出,棚内的丧歌还没有唱完。施杞不仔细听也听不懂究竟唱的是什么,陈洁也挽着她的母亲睁眼看着跳动的人。陈洁的父亲则走上前去跟着锣鼓班子一起唱了起来。
陈洁的奶奶一个人坐在桌子上望着眼前的跳动,施杞看不清她眼中的情绪,但似乎是已经接受了另一半离去的事实。
这是施杞的大年初四,很多年后她都不会忘记这个大年初四。中国人把年看得很重要,年里不能哭、不能生气、不能吵架、更不能说“死”这个字。不然好像一整年都会让这些负面的能量伴随着。
就是在平时,如果哪家家里死了人,那至少一个月都不能去别人家里,会把晦气带给别人,这好像是约定成俗的传统。他看不见摸不着,它的威力难以证明但就是人人都想着去遵守,不敢打破。
施杞回复母亲的信,她说,“长江三峡很美丽。”
她可没有告诉家人,她和顾唯来帮朋友的忙是怎么回事。顾唯当然也不忌讳,他在医院里每天都能碰到亡者,是在痛苦里解脱的祝福,和不幸离世的悲拗惋惜。
邓村里的人似乎更不忌讳,他们都在齐心协力地替别人家的亡者出力,祈求他们能够哦百年归山,能安稳走上黄泉路,能够入土为安。
死亡和新生交替出现,我们为什么要避讳死亡呢?所有人都害怕死亡,所有人都敬畏死亡,所有人都祝福死亡,所有人都要知道,那是我们所有人的终点,只有这样,活着的人才能好好生活。
陈洁带着施杞和顾唯来到了昨晚睡觉的房间,对村里的路熟悉的了些的施杞大概能分辨出屋子的方向,他们昨晚住的就在陈洁爷爷房子的旁边。
这里是陈洁家的祖屋,在二十多年前也曾经是陈洁父母的新房,墙上细看还有大红喜字的痕迹。只是二十多年没有人居住,也没有人维修,门缝漏风,床铺的木头也都老化了。
床是双人床,四个人睡肯定是不够长的,村长找人搬来另一张床拼接,施杞四人横着睡才将就凑合。这也是为什么施杞会觉得床榻很硬,木板的感觉很明显,以及随时都要散架。
“你和顾唯睡吧。”
陈洁将床铺好指了指就要走。
“你和你妈妈呢?”
“我妈不睡,我去陪她。”
锣鼓是开了个路后,亡者的后人将彻夜不眠地为亡者守灵,而锣鼓班子也将陪着在丧歌里,在丧鼓声中,等待清晨光辉的到来,拉开了丧礼的序幕。
“明天几点上路?”顾唯走了一天的山路,扛着棺木,村里人见他年轻最轻,高大壮实,和大衣脱去显露的肌肉,都放心的将来重任都交给了顾唯。
顾唯平日虽是锻炼,但他是个医生,出这么大的苦力还是头一回。这会儿屋外的响声不绝于耳,他也能倒头睡着,什么床板不对劲,都不在他的考虑范围。
“明天?”陈洁想了想,“你俩睡吧,等要上路了我叫你们。”
陈洁走的时候将门用力拉了拉,但还是会有风从细缝里钻进去,这回两人有了经验,拿了报纸先在贸易里面过上一圈,再穿上外套后盖上被子。屋子里没有煤炭,就好似烧了煤炭。
“晚安。”顾唯话音刚落,施杞就听见了粗重又均匀的呼吸声。
&指就要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