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要种树第1/3段
来到农场。
虽然已经有了一些心理准备。
眼前的情形还是让自认为见过世面的刘水长吃了一惊。
用荒凉来形容红星农场,简直是对荒凉这个词的侮辱。
什么都没有。
没有房子。
没有开垦好的土地。
甚至没有水井。
“你们之前就住在这里?”
刘水长感觉有些难以置信。
他是农村出来的,之前也被下放去了农村。
后来又被转去了一个农场。
在刘水长看来,农场的工人种地未必比得过农民。
至少干活的家伙什还是齐全的。
说农场条件艰苦,那是跟城里比。
事实上农场比起农村,条件还是要好得多的。
至少,电是该通的。
也该有自来水。
红星农场是副科级农场,电话也是该有的。
起码,应该把电话线拉好。
另外,还应该有拖拉机。
农场的工人难得回城,农场里还应该有宿舍。
即便宿舍还没建好,办公场所还是该有的。
可现在,这一切都没有。
刘水长能看见的只有几个帐篷。
还有张燕鸿之前带着孩子们挖的一个作为仓库的地窨子。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这一次农场总算是有车了。
一辆跃进130。
刘水长之前开过嘎斯51,再开跃进130完全没问题。
农场现在没有牲口,也没有家禽,他这个屠宰员暂时也没有别的活,就临时充当农场的司机了。
只不过,之前在孩子们的描述中,在农场的生活似乎过得还不错。
眼前这一切,不错就见鬼了!
当然,对于刘水长来说,环境再艰苦也没什么问题。
帐篷又不是没睡过。
也不是没吃没喝。
红星农场只是缺乏很多必须的东西。
可条件再艰苦,还能比他当初在山上打游击时艰苦?
那时候,小鬼子实施的是所谓囚笼政策。
搞所谓的铁路为柱,公路为链。
以碉堡为锁,辅之以封锁沟、封锁墙。
从敌占区向游击区和抗日根据地构成网状囚笼。
最艰苦的时候,盐都没得吃。
最后还不是打跑了小鬼子。
至于秦芳。
刘水长在哪里,哪里就是家。
家,是最不艰苦的地方。
……
张燕鸿可没空理会刘水长在想什么。
不过他却知道自己照顾过刘水长的几个孩子,还把房子让给几个孩子住。
刘水长对他非常感激。
体现在好感度上,就是刘水长的好感度有40,秦芳也有20。
毕竟,秦芳的孩子现在住的也是张燕鸿家。
“叮!刘水长对宿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