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章 第十三章第2/3段
温筱暖“叭叭叭”就好像打开了话夹子。
高中三年死记硬背的勤奋在这一刻得到了充分发挥。
此刻她的脑子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张一鸣、沈同华等,必读选修课书籍的编辑们和她站在了一起。
等温筱暖闷头将话说完,整个房间陷入一片沉寂。所有人都看着她。
温筱暖正心慌,莱理政率先拍手,并且夸赞道:“温筱暖同志这一番话总结得不错,她说的话可以总结成一副对联,上联是先抓吃穿用,下联是实现农轻重,横批综合平衡。大家说对不对啊?”
台下诸多领导发出会心的笑声,显然很是赞同。
温筱暖偷偷摸了一把虚汗,她紧张得后背心都快汗湿,还好这次发言成功混过去了。
在场唯独陈逸云表情很稳当,似乎不为所动,他等所有人的夸奖说完才开口道:“温筱暖同志说得观点鲜明,那么你对包产到户这个提议怎么看?”
现场又一次陷入的寂静。
包产到户这个话题比较敏感。
它的意思是把社里的三包,包工、包成本和包产包到生产队后,再分包到每户社员;把社里的土地、肥料和所需工数,用“按劳分田”的办法包给每户社员去分散经营。
它第一次被提出是兔元56年,当时刚提出来就被不少人拿来批判,说是走“资本主义道路”,不让下面的人搞。但是农民们都喜欢这种方式,所以后来将其改头换面以“责任田”的名字再次实施起来。
董大长老当时是同意搞这个的,但不久后就予以否定。
陈逸云在大会上将这个问题提出来,不知内情的领导干部都提温筱暖捏了把汗。
他们也纷纷揣测,陈逸云是不是要借小姑娘的口,试探性地表达出自己的倾向,毕竟温筱暖是被陈逸云带过来开会的。
温筱暖对此一点顾忌都没有,毕竟董大长老都看过那些了,怎么可能还固执己见。
所以她很直白地说道:“我觉得这个很适合现在的情况。因为这个能充分发挥农村个体生产的积极性,只有提高了个体积极性,农业生产才会有很大的转机……”
某个不知内情的首/长见温筱暖说得如此直白,怜惜她有才华年纪又这般小,不忍她被陈逸云拿着“当枪使”。便开口提醒道:“这位小同志。董大长老可是不赞成这个,说是瓦解集体经济,解散民众公社的修/正主义,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
温筱暖完全没听懂暗示,反而轻声解释道:“嗯。董大长老以前确实这么说过,但他的想法肯定会改变的,毕竟认为集体劳动就是一窝蜂,单独干活就是单干,就是资本主义,这也太轻率了吧。”
莱理政差点没笑出声来,现在也就是小温同志敢这么说董大长老了。
“嘶……”最初提醒的首/长闭嘴了。心里叹息一声,这话说得真是憨憨一个,再有才华而没有政/治头脑也是空的,以后仕途肯定走不长。怪不得被陈逸云拧过来当枪使,感情是物尽其用啊。
陈逸云脸上罕见地勾起浅浅的笑容,他原本是不太喜欢“天外来客”,不是说不相信穿越时空这样的奇事,而是陈逸云相信“一饮一啄自有天意”,上天给予你什么就会拿去你什么。
温筱暖的存在简直就是天降馅饼,陈逸云难免会担忧花兔国是否要付出更多的代价,谨慎惯了的他,控制不住地会戴有色眼镜盯着温筱暖。
但今天他听到对方的发言,忽然意识到两个绝妙的点。
一个是她的出现居然能打破他曾经最想打破的东西,那就是在经济建设上对董大长老的盲从主义。二个就是,她的出现能将高层的思想扭成一根绳,让大家的劲往一处使。
有了这两点,哪怕没有任何其他附加价值,温筱暖的带来的都是无法比拟的财富。
陈逸云忽然觉得之前董大长老私下和他提的建议,也是挺好的。
陈逸云作为会议主持人做最后的总结:“温筱暖同志说得很有自己的见解。这几年处于大变动中,大家对形式自然有这样那样的看法,取得一致的看法需要时间是正常的。大家可以将不同的意见说出来,进行讨论,如果讨论后依旧不统一,可以保留,可以再看一看。”
会议中众人连连点头,认可陈逸云的观点。
陈逸云端着茶杯继续说道:“我提议成立财贸小组。归属于国/务/院管理,负责调查研究财贸工作的具体路线、方针和政策,提出改进意见;办理上级交办的事项,它是内部的办事机构对下不行文。”
这个小组只起“助手”的作用体积极性,农业生产才会有很大的转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