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设立尚书台第2/3段
他知道黄权和马良应该不会反对,黄权并先前不受刘备待见,一身才能苦无用武之地,刘禅刚继位便给了他这么重要的职位,参与到政事,他还有什么理由反对呢。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A
-^
马良也不会反对,他虽然有才智,但在刘备手下却没有立下什么大的功劳,以他的资历能进入尚书台那可谓是越级升迁了。
这件事对他们二人来讲,正是求之不得。
所以刘禅便直接看向了诸葛亮,其实尚书台很多日常工作,原本是隶属于丞相的管辖范畴,如今设立尚书台等于是间接的削弱了丞相的权限,这对一向看重权力的诸葛亮无疑是很难接受的。
所以刘禅才先抛出由诸葛亮为一把手任尚书令,已安抚其心,证明他还是老大。
再有先前的言语加持,衬托了其为托孤大臣的形象,料想他也会同意的。
果然,诸葛亮见刘禅看向自己,略微思索片刻,便开始表态:
“陛下的建议臣表示赞同,没有异议。”
“臣,复议!”
黄权,马良二人见诸葛亮已表明态度,也当即开口附和道。
接着刘禅便将一些具体的实施环节,和他们三人商议,其中有一些不足的点方,三人也都略微补充,就这样这件事算是定下来了。
塔。读APP更多优质免费,在线免费阅&读!
……
蜀国皇宫位于成都城的东北侧。
整个皇宫外侧,围了一圈古朴的青石墙,墙高约三丈左右,呈“上窄下宽”之势。
墙头之上又砌了一层半斜着瓦片,估计是为了防止长期被雨水淋刷,容易损坏墙体所设。瓦片的表面已经被涂抹成了白色,从远处看去白瓦片与青石墙相得益彰。
皇宫侧门外,两扇朱漆大门,在这一圈青石色衬托下,格外引人注目,厚重的门板上镶嵌着数排硕大的金色门钉,与门板严丝合缝,就好像从里面长出来的一样。
大门外站着六名守卫,他们手执长杆兵器,表情严肃,分立在大门左右的石阶下,目视着前方,仿佛时刻提醒着过往的人群,这里是皇家重地。
这时从宫门内传来了一阵脚步声,其中一名高个子守卫听到声音,连忙招呼着旁边的另一名守卫,他们二人一起将宫门打开。
他们知道,能从这个大门走出来的,都是皇帝非常重视的朝廷官员。
随着“吱,吱!”的声音,大门敞开了一道缝,又慢慢向两边展开。
只见三个人从门内走出来,两人身着文官服饰,另外一个中年男子虽是武官打扮,举止间又透出一众儒雅的气质,其中一人则还手拿羽扇,边走边在胸前不时的扇着。
读者身份证-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这三人,正是刚刚与刘禅商议完政事的诸葛亮,黄权和马良。
他们来到宫门外,拱手礼让了一番,诸葛亮便率先奔着自己的府中而去。
黄权和马良住府邸相对离的比较近,故而一同回走。
“黄将军,你觉得陛下近日的表现与先帝相比如何?”
当他们走到了一个相对人比较少的地方,马良闲聊式的向黄权问了一句。
黄权闻言,转头看了一眼马良,带着一丝玩味的说道:成了白色,从远处看去白瓦片与青石墙相得益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