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亲自领军第1/2段
“不知季常对此事还有何看法?”
诸葛亮说出心中所想之后,便转头问了身旁的马良一句。
刘禅也一同向马良看去,想听听他的意见。
“陛下与丞相所言,臣也赞同,只是臣认为目前东有孙权,北有曹丕,若是我军贸然前去南方,若是不能速战速决的话,迁延日久,我怕曹魏和东吴会有所察觉,趁机来攻蜀中,我们还需早做防范啊。”
马良说完便看向刘禅和诸葛亮。
“季常所言极是,孙权虽说曾与先帝定下盟约,互不侵犯,臣认为不可足信。
孙权为人功利心极重,先帝在世之时,尚且不顾联盟之约,白衣渡江偷袭荆州。
更别说如今先帝已经离世,这所谓的盟约恐怕也名存实亡了,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
诸葛亮听马良讲完后,点了点头,面露思虑之色,轻摇了一下羽扇,缓缓地说道。爱阅app完整内容
站点:塔^读,欢迎下载-^
“相父、季常,此事无须忧虑,我蜀中有山川之险作为屏障,又有长江逆流为阻隔。
朕已经想好了,打算派邓芝率军进驻永安,协同永安都督李严镇守白帝城,预防东吴在暗地里搞的小动作。
在命陈式率领五千精兵进驻巴郡,那里离汉中仅需一日路程,一旦曹魏来犯,可最快速度支援到镇守汉中的魏延处,如此安排,未知两位意下如何。”
诸葛亮与马良对视一眼,;两人见刘禅遇事面上没有丝毫慌乱之色,还能将军事安排的如此得当,顿时眼中一亮,心中大感欣慰。
两人旋即对刘禅赞赏道:“陛下如此安排十分妥当,臣没有意见。”
见诸葛亮和马良都赞同此安排,刘禅便接着说道:
“吕凯独保永昌,可以先让我们先缓一口气,只要吕凯能坚持一年半载,就能为我们赢得宝贵的时间。
为此朕打算亲自率军前往南中平乱,这朝廷之事还要烦劳丞相多多费心了。”
诸葛亮一听刘禅要亲自前往,连忙摆手阻拦道:
“陛下亲自前往南中,臣觉得此事万万不可啊!陛下身为一国之君,岂可不顾安危亲临险境。
塔读,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依臣看来,只需派遣一名上将率军前往平乱便可,何劳陛下亲往。”
刘禅心中知道诸葛亮会劝阻,也不着急,对其耐心解释道:
“相父所言极是,只是南方之地,离成都距离甚远,来回传递消息用快马尚需三到五日才能送到。
如此一来,军情奏报在路上耽搁日久,无法做出快速决断,必然贻误战事。
而且南人大多不习王化,野蛮任性,要想收服绝非易事。
朕当亲自率军自前往征讨,其中或刚或柔,也好有所斟酌。”
诸葛亮闻言后,虽然知道刘禅说得有理,但是出于安全考虑并未立即同意。
继续劝阻道:“陛下,南方乃不毛之地,瘴疫之乡,山险水恶,叛军必然有所准备。
我军冒然前去,长驱远征,倘若有个闪失,臣如何对得起先帝的三顾之恩,托孤之重啊,还请陛下三思啊。”
说着诸葛亮眼睛含着泪花,手扶羽扇,躬身一礼。
塔读@-读
“既然陛下,心意已决,臣也就不在阻拦了,成都之事就请陛下放心,臣定会鞠躬尽瘁,处理好朝中之事。”
“哈哈,好啊,多谢相父成全,我此次去往南中,后方有相父坐镇成都支援前线。
我军定能旗开得胜,凯旋而归啊。”
刘禅见此,哈哈一笑,开口说道。
诸葛亮闻言也是无奈的叹了口气,用手轻轻挥动着手中的羽扇,微笑着摇了摇头。
他现在对刘禅是既欣慰又担心。
欣慰的是刘禅并没有自甘平庸,凡事倚仗自己,而是胸怀开疆拓土之志,腹有进取之心。
&如何对得起先帝的三顾之恩,托孤之重啊,还请陛下三思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