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干的尽是缺德事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潮州的明军来势汹汹,摧枯拉朽。

  朱由榔那道问罪“大不敬”的圣旨,其实早就已经通过各种渠道,传到了广州这边。

  永历皇帝的圣旨写得明明白白,他要“查办”的核心罪人,只有苏观生这个不拜不觐的内阁大学士。

  苏党核心成员,现在“大义凛然”的要把针对他苏观生的危机,强行改成全体隆武朝遗臣,与永历朝廷的矛盾。

  甚至还打算裹挟着从福建而来的隆武遗臣与势力,与他合二为一,共同去对抗越来越近的朝廷兵马,做困兽之斗。

  在场诸多隆武旧臣,甚至就连唐王朱聿鐭本人,都不是彻头彻尾的智障。

  本来嘛,隆武朝绝大多数遗臣,对于那位殉国的隆武皇帝,都是有忠君情怀的。

  若是他真的留下了,辅佐唐王朱聿鐭登基为帝的遗命。

  那不用苏观生说,大家都会尽力去完成。

  退一万步讲,要是两广之地,如今没有出现永历朝廷这个武德颇强的朝廷,延续大明的国祚。

  永历朝廷的皇帝桂王朱由榔,不是足以比肩隆武皇帝那种有血性有抱负有能力的英主。

  那大家齐心协力,拥立朱聿鐭,延续福建隆武朝廷的国祚,也不是不行。

  但偏偏,两广这几个月来发生的事儿,早就已经出乎了所有隆武遗臣们的意料。

  满清大敌当前,在大明最后的两广一隅之地,已经出现了丁点希望。

  在这样的情况下,以丁魁楚为首的广州东林党核心成员,一味琢磨着另立新主,已经引起很多隆武遗臣不满。

  福建延续大明国祚的隆武皇帝,确实是大明末期,最后的皇室之光。

  他继位后,虽然对遍布天下的东林党士族,依旧有所倚重。

  但隆武朝廷的核心大臣,早已经不是崇祯、弘光时期,那种满是私心杂欲交织的存在。

  隆武皇帝不是崇祯,藩王生涯饱经沧桑,甚至还遭受多年牢狱之灾的他,在用人方面,眼光更为毒辣。

  其内阁核心成员中,首辅何吾邹,新召阁臣吕大器,皆是正儿八经有才又有德之士。

  苏观生作为阁臣之一,在隆武皇帝继位之初,便被派来经略两广,当中也夹杂着几分隆武皇帝本人,对他的不喜。

  其实广州隆武遗臣之间的裂隙,是早就已经存在的。

  特别是这段时间以来,苏观生为了针对永历朝廷,搞了一些下作的手段,甚至不惜破坏规矩,瞬间让这种裂痕加深了数倍。

  部分不屑与之为伍的隆武遗臣,更是已经离开了广州府城。

  此时永历皇帝的圣旨到来,苏党核心成员,居然还想把大家一起绑上战车,随着他一起玉石俱焚,那怎么可能?

  更为核心的一点是,在颇有英主之风的朱由榔圣旨中,并没有丁点针对唐王朱聿鐭的意思。

  甚至还把朱聿鐭当做可以“信赖”的人,让他来督办“苏观生大不敬”一案。

  这是一种来自大明皇族之间的善意。

  既然人家永历皇帝,都对朱聿鐭没有任何的坏心思,那隆武遗臣们又何必为了自私自利的苏党,去鱼死网破呢?

  有愧于隆武皇帝在天之灵?

  特么的,真要跟着苏党一起玉石俱焚,把隆武皇帝唯一的弟弟,给推向万劫不复、必死的深渊,那才叫无颜面见九泉之下的先帝!

  广州隆武旧臣中,自福建而来的势力,态度坚决。

  苏观生经略两广这么些年,所收服的势力中,除了部分与苏观生本人牵扯太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者之外,其余皆是抱着观望的态度。

  至于唐王朱聿鐭本人,更是早在得知来自潮州的那封圣旨具体内容后,便已经做出了决定。

  作为隆武皇帝的亲弟弟,朱聿鐭可没有他哥哥那般充满苦难且丰富的人生经历。

  从小到大,在亲哥的保护与严格要求之下,除了生活优渥外,学业也丝毫没有落下。

  读多了圣贤书的他,虽然养成了优柔寡断、文弱无主的性格。

  但大是大非,他还是能拎得清的。

  最主要的一点是,朱聿鐭不久之前,对苏观生的印象有了很大的变化。

  他确实是文弱寡断,渡海到了广州后,也确实在广州一众东林党日夜不停的进谏与洗脑之下,那才叫无颜面见九泉之下的先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