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替死鬼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不是天灾,是人祸?”宁敬瞬间瞪大了眼睛。

  因为这件事无论如何都跟人祸扯不上关系,但吴秉鉴既然这样说必然是掌握了某样证据。

  吴秉鉴也有些吃不准,不过在仔细看过了毒气蔓延之地的整体形貌后,却是狠狠地一咬牙:“我应该没有猜错!”

  “到底是怎么回事!”宁敬急了。

  倘若这件事情真的不是天灾而是人祸的话,那这些人到底是何居心?

  竟然波及到一整个村子的人都受连累?

  “你看,此北魏大墓呈甲字状是也不是?”吴秉鉴忽然话锋一转,让宁敬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北魏大墓本身上。

  “是,北魏墓制是呈现出甲字形,老师,您到底看出了什么?”宁敬实在忍不住心头的好奇。

  吴秉鉴伸出手来:“有烟吗,给我一支。”

  宁敬知道,他对吴秉鉴这个老师的习惯可以说是了如指掌,每当吴秉鉴碰上了什么难题的时候,都喜欢抽一支烟。

  似乎唯有这样,他才能让大脑处于一个清醒和敏锐的状态。

  “这个墓呈现出甲字形,可为什么封土却很薄,这个问题你想过吗?”吴秉鉴现在已经确信自己的猜测不是空穴来风,这是一个巨大的谜团,他有信心把它全部揭开!

  宁敬仔细思考了一下,北魏墓葬,国内只发现了一例,那就是曾经被废掉的帝王之陵,其中并无多少价值,因为是废帝,无论从选址的风水上还是墓葬的规格上,都极度潦草。

  因此以那座废帝墓作为依据的话,未免有些不切实际,没有丝毫说服力。

  可是那座废帝墓的封土,依旧是根据帝王的规格来的,足足有六米高!

  然而衡山北魏大墓,封土却是极其稀薄,要不然也不会一个引爆点就足以炸开墓室。

  “还请老师指点迷津!”宁敬说不出来,但吴秉鉴既然询问宁敬,也就说明他是知道的。

  吴秉鉴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下巴上的胡须,这才慢条斯理的开口说道:“我猜测衡山大墓,并非是北魏一帝的墓穴,而是他们的帝王陵都选在了这里!”

  宁敬被吴秉鉴这个大胆的想法惊到了:“可洛阳……洛阳有北魏六帝陵啊!”

  “洛阳的帝陵里可有什么发现吗?更何况我研究北魏比较深,那洛阳帝陵里躺着的人,没猜错的话应该是北魏汉国师。”

  北魏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时代,自从孝文帝拓跋宏推崇中原文化,让北魏沐浴在儒家思想的阳光之下,进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改革。

  也正是如此,故而在北魏时期,汉家更受到王室贵族的重视和喜爱,而为北魏制定国策者,就是北魏的汉人国师。

  《孝文帝起居注》里曾有记载,某一日拓跋宏曾经对自己的国师说要以天下养,国师与皇权同等。

  这应该是两千多年封建王朝时代,皇权与士大夫距离最近的一次。

  吴秉鉴淡淡的说完,眼睛一眯,继而盯着衡山北魏大墓开口说道:“洛阳的北魏帝陵,主墓室里是衣冠冢,而在主墓室的左侧,则陪葬着汉人衣冠者,那应当就是北魏的国师了。”

  “真正的北魏帝陵,不是洛阳,而是衡山!”

  宁敬虽没有深以为然,可还是默默地点了点头,自然,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尤其是在受汉化影响不深的时候,没有那些所谓的尊卑和规矩,吴秉鉴的猜测倒也是一种脑洞清奇的思路。

  “封土薄的问题我也仔细想过,我猜衡山大墓应该埋葬着除废帝之外所有的帝王陵,而且是传说中的‘叠字墓’!”

  忽然,吴秉鉴斩钉截铁的开口说道。

  这一下轮到宁敬彻底惊讶了:“什么?叠字墓?”

  没错,叠字墓在墓葬史上,总是让人讳莫如深,因为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代表着皇权更迭的不确定性。

  例如《鲁班书后注》中曾经说过,海陵王完颜亮用兄弟阋墙的手段取得了皇权,当他也被子侄用同样的手段赶下皇帝宝座之后,叠字墓由此产生。

  海陵王完颜亮的墓穴永远被压在他曾经亲手杀掉的皇兄之下,且用铜水彻底密封住了棺椁,再用水银封住气息,让其永世不得超生!

  所谓叠字墓,代表着仇恨,皇权被夺,若emsp; 宁敬虽没有深以为然,可还是默默地点了点头,自然,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尤其是在受汉化影响不深的时候,没有那些所谓的尊卑和规矩,吴秉鉴的猜测倒也是一种脑洞清奇的思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