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古代的音律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古人想了一个好办法,叫“三分损益法”。

  损很简单,就是减短一点,益就是增加一点。

  什么意思呢,原理上来讲,乐器发声属于机械驻波,机械驻波在介质一定(同样的乐器材料)下,那么传播速度就一定,速度一定,那此时发出来声音的频率和波长就是反比关系。

  简单来说就是,一根丝制或管制的乐器,长度变为原来的1/2,那么频率就变成了原来的两倍,此时间隔的音程就是一个八度。

  那么“三分损益”怎么操作的呢?

  具体来说就是拿一根长27厘米的琴弦定为“黄钟”(假设此时弹奏出的频率为400hz),那么下一根琴弦的长度就为27*2/3=18厘米,这一根定为“大吕”,,相当于长度变为原来的2/3(损1/3);那么再下一根18*4/3=24厘米,定为“太簇”,相当于长度变为上一根的4/3(益1/3),接着再下一根,又损1/3,再增1/3...

  这样重复11次之后,就会得到最后一根琴弦,弹奏的音为“应钟”,长度大概就是13.3厘米,变为最初的一半,此时弹奏的声音频率就接近200hz。

  所以这个时候黄钟的频率就接近应钟的两倍,差不多一个八度。

  当然不是完整的两倍,只是接近两倍,这也是为什么分成十二律的原因,因为十二律区分的音,最为接近一个八度。

  只是接近,不是完整的区分一个八度。

  所以现实来说,音阶的准确的精准度都有极限,所以一个八度分成十二份,已经可以构成一个不是那么完美的音阶循环。

  当然,正因不完美,所以后面才会出现一些如纯律、十二平均律等改进的方法。

  但是无伤大雅,古人能做到这,已经足见古人的智慧。

  要知道这可是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创作的方法啊!

  当然,宫商角徵羽的频率划分和十二律的原理完全一样,只是没有那么细,所以五音和十二律可以是对应的关系。

  比如以宫音对应黄钟,那么商就对应太簇,这种对应称为“旋宫转调”,需要一个转盘来一一对应,颇为有意思。

  还有一点,很多人不知道为什么古代的五音要叫宫商角徵羽,其实很简单,是因为这五个字都是拟声词。

  也就是宫音弹出来就是“宫~宫~”,商音就是“商~商~”,角音就是“角~角~”,剩下两个音也是雷同“徵~徵~羽~羽~”,特别是以编钟或古琴奏出来,特别形象,很是有趣。

  ...

  此时比试的四人中,洛书瑶和苏梓墨都正确无误地写明了六处错误,而另外两个才子,只写出了四处。

  差距,显而易见。

  “白马学宫洛书瑶,关融学宫苏梓墨,全部正确...”

  “咚~”

  ...

  “白马学宫洛书瑶,关融学宫苏梓墨,依旧全部正确...”

  “咚~”

  ...

  八首曲子,覆盖了喜悦,低沉,激昂,悠远等各种情绪风格,也算让台下的学子好好享受了一番两位大乐师的琴艺。

  每首曲子,洛书瑶和苏梓墨二人,都能快速准确找出曲子中的错误,而另外两人,都要稍逊一筹。

  八首曲子弹完,二位大乐师施了一礼,低调地下了台,而上官萍又登上了台。

  “最后一曲,由我来弹奏,时间,一刻。”

  上官萍说完种对应称为“旋宫转调”,需要一个转盘来一一对应,颇为有意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