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诗的格式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词随意讽刺无所谓,但是谁敢在诗中讽刺,那就可以宣告他无了。

  由此可见,终其华夏数千年历史,诗的地位都是远远高于词的。

  当然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诗词都是很有艺术价值,看个人爱好。

  而大雍朝的词发展得很快,诗词地位差距不大,这些问题就没有那么严重。

  老油条白三弄下去之后,段康又上台来,赞许地看了看洛书瑶和王青藤,接着念出了第三题:“第三题,内容,抒情,诗体,五言律诗,格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起首句入韵式,时间,一柱香,开始!”

  这里稍微提下平仄声调,现代汉语声调中的一二声为平声,三四声为仄声。

  但是,诗中的平仄却不是如此,诗中的一声二声字也可以是仄声。

  平声就是没有起伏,很平的声音,比如“一”,仄声就是有起伏的声音,比如“以”。

  如果诗中的一二声当成仄声,那么必须要读出起伏的感觉。

  举个例子,“春”在现代汉语是一声,属于平声,那么在诗的格式里要是属于仄声的话,要读成“春~~”。

  必须有个起伏,读的时间长点。

  所以理解这个,就能理解诗的平仄。

  总结就是,诗的平仄是靠读的时候是否有起伏和时间长短来分的,没有起伏,就是平,有起伏,就是仄。

  并不是一二声一定是平声,三四声一定是仄声。

  所以,要是穿越回古代,当文抄公也是很有风险的,尤其是抄律诗。

  因为律诗有严格的声调韵律,主要体现在读或唱的时候平仄的起伏,绝不是只是写出来就行!

  如果你当众读自己的诗,连平仄韵律都没有,古代文化人一看就知道你不专业或者是抄的。

  所谓吟诗作对,必须要“吟”才可以,而且“吟”的时候,千万不能瞎鸡儿吟,因为古人可以通过你吟诗的起伏,判定平仄的格式,就可以判定出你到底懂不懂诗。

  所以诗为什么又叫诗歌呢,因为诗,就是用来吟和唱的,不是拿着写的!

  所以要穿越的小伙伴注意,在古代,最好不要做文抄公,尤其是抄诗,因为你一读诗就露馅了!

  这也是为什么顾正言很少在读书人面前念诗的原因...

  因为怕翻车...

  当然,平时要求可能没有那么严格,但是台面上的诗,一定要严肃严谨,每一个声调韵律都不能读错!

  顾正言看到第三题,已经无语了。

  这就是学宫级诗词大比吗?太专业了吧?

  自己还想当文抄公,这还当个锤子?记忆中哪首诗词是这个格式都不知道,就算再好也不行啊。

  文不对题啊...

  这道题目的体裁为律诗,律诗一般有八句,超过八句的叫排律,平仄也有严格的格式。

  这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