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7 章 《女儿》28第2/3段
先是日报主编写的一篇评论,说领导们观看?了这部电影,非常满意,鼓励大众创造出更多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肯定了妇女们对社会的杰出贡献……最后在下面附上了沈娇宁那篇创作心得,还有她的一张小照片,底下配的字是:青年舞蹈艺术家沈娇宁。
当天的全国日报在绵安遭到疯抢,主要是文工团的人抢,他们每个人买了好几份保存。这是京市领导们的肯定!和一般记者、电影人的夸奖都不一样,连领导都肯定他们了!
沈娇宁也?抢了五份,里面有不?少篇幅是夸她的,她当然得保存下来。
其他各大报刊她也都买了三份,不?知道是电影真的好,还是文工团投的那么多影评起到了带头作用,关于《女儿》的报道实在太多了,她买这些?都花了不?少钱。
不?过她一点都不心疼,分成三份,一份是自己留下做纪念的,另外两份打成了两个又大又重的包裹,寄去京市,一份寄给沈依依,一份寄给姜玉玲,给她们俩各送一份大礼。
这是她从得知姜玉玲试图从中作梗就开始考虑,在京市回来的火车上做下的决定。
她一回来就跟主席建议让大家写影评,确实有宣传电影的想法,也?带着一些?私心。
沈依依母女这些?年对她做了这么多恶心人的事,还想阻拦她的舞剧拍成电影,那她就偏要让她们俩看?看?自己的成就。
电影不?但拍出来了,还拍得这么好,得到了这么多人的表扬,连京市领导们都表示褒奖!
这两个包裹太重了,连邮费都不便宜,沈娇宁痛快地掏了钱,看?着邮局工作人员收下的两个大包裹,她真是高兴!简直能够想象沈依依和姜玉玲脸色的那种高?兴!
沈娇宁快乐地哼着小曲儿,连跳带转圈地从邮局回到文公团,被喜上眉梢的吕副主席拦下来了:“快去主席办公室,快,好事儿。”
她赶紧应了,跑去主席办公室。
“汪部长找你。”
沈娇宁接过电话:“汪部长好。”
“沈同志,我?们看了电影,觉得你们的舞蹈技术和思想立意都非常突出,目前在社会上的反响也?很好,现在我这里正在扩增样板戏范围,想把你的舞剧也加进?去,问问你的意见。”
沈娇宁呆了一下,她从来没想过这部舞剧竟然有机会被列进?样板戏名单。
这么一来,好处无疑很多,最近的一点就是,《女儿》极有可能和《沂蒙颂》、《草原儿女》作为同一批芭蕾舞剧,在全国各个层级的文工团被学习、排练和演出,真正达到推广到全国,电影也?能安排更多的场次。
可是她有些?答应不?下去。
她不能否认这个年代的样板戏都是非常优秀的作品,可其实在艺术观念上,她反对“样板戏”这样的说法。
主席看?她一直没有说话,急了,打算抢过电话筒自己替她答应了,反正他才是文工团主席,有这个权力。
沈娇宁拦住他,抓紧了话筒,说:“汪部长,我?不?能同意这件事。”
“哦?”
“因为,艺术有经典,但艺术没有样板。”她说得认真,眼神里闪着坚定和执着的光芒,“每一个艺术作品都应该是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人民杰出创造力的体现。我?们可以用奖项、用历史来评价一件艺术作品,但不?能用‘样板’把它奉在神坛上。”
她说:“神坛上的艺术终有一天会腐朽落伍,只有人民的艺术是永恒的。”
她不就是为了挣脱《红》《白》两出的桎梏才自己创作舞剧的吗?如果《女儿》也?被列为样板戏,最后的结局会是什么呢?
最多被一时追捧,也?许历史课本里会写上这么一个名字,可是不会再有人愿意去看,偶尔有感兴趣的看?了,还会被旁边的人嘲笑古板。
那么《女儿》,这部舞剧,它就死了,作为一个艺术作品没有观众,就失去了它的生命力和存在的意义。
“所以我不?同意《女儿》被列为样板戏,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舞蹈演员,初心也?只是排一出或许对普通人有用的舞蹈。”
汪英毅听了,久久没有说话。
过来好一会儿,他才说:“你说的有道理,但是目前我?没有办法停止样板戏的模式……我只能告诉你,现在样板戏准备从原来的八部,逐渐扩增到二十?几?部,如果你不?同意的话,我?尊重你的意见,把《女儿》划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